
作者:梁晓晖
页数:27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13035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权与工商业之间共同、协调且持续的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工商业的健康发展必将促进人权的实现,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权最严重的消极影响往往与工商业密不可分。作为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发展机构和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探寻一种能够弥合工商业与人权之间冲突的可行路径,包括多次尝试的法律规制路径到晚近推行的合作治理思路。这一探索过程及其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随着工商业与人权领域的国际互动越来越密切,相关国际及国内实践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中国的一些新实践也在本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作为迄今为止荣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评选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先锋人物”殊荣的仅有的中国人,本书作者梁晓晖博士在工商业与人权领域深耕多年,先后主导或参与过国内外多项重要社会责任文件的起草和推广工作,同时他也是最早在国内开设并讲授工商业与人权课程的学者。他所撰写的这本书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毋容置疑。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书对工商业与人权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获得有益启迪。
作者简介
梁晓晖,现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2005年,梁晓晖加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办公室,负责中国第一个社会责任标准CSC9000T及配套体系的研究、开发与推广。2008年以来,作为主要的起草专家,他协助中国的工程承包、电子、通讯、汽车、矿产以及林农业等行业组织制定了行业性社会责任或可持续发展标准与指导文件。同时,他还作为中国专家参与了多个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发起的社会责任国际文件的制定过程。2006年至今,梁晓晖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讲授工商业与人权课程。梁晓晖目前还是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剑桥大学《工商业与人权学刊》编委、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劳工与人权工作组委员,以及BSCI、SAI和Solidaridad等机构的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2016年,梁晓晖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评选为首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先锋人物”,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本书特色
《工商业与人权——从法律规制到合作治理》系统论述了“工商业与人权保护”议题。
目录
第一章联合国体系内人权保护与工商业发展的失败整合
第一节《联合国宪章》中人权与经济的“协进理想”
第二节联合国体系内人权和经济在发展路径上的分立
第三节联合国体系内人权与工商业实质融合的现实和理论困局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联合国经济机构的“私体公法化”规制路径
第一节规制如何成为历史选择
第二节联合国经济机构规制跨国公司的体制基础
第三节工商业与人权问题的“私体公法化”规制理论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联合国人权机构的“私体公法化”规制路径
第一节人权机构介入对工商业的规制
第二节《责任准则》中系统性的“私体公法化”规制理论
第三节《责任准则》的突破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国际人权法的“公法私体化”与全球契约
第一节全球化与人权保护的治理需求
第二节工商业对国际人权法的“公法私体化”
第三节联合国体系内“公法私体化”治理的先声
第四节联合国的“私体化”与全球契约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回归《宪章》的“保护、尊重与补救”框架
第一节“有原则的实用主义”
第二节“保护、尊重和补救”框架中的治理战略
第三节“保护、尊重和补救”框架与“公法私体化”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议程背景下的中国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中国企业的人权影响
第二节中国政府人权政策的“支柱二”转变
第三节中国业界的人权责任实践与政策转变的互动
第四节中国在工商业与人权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结论
附录
工商业与人权:实施联合国“保护、尊重和补救”框架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