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审美与阐释——文学阐释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解析

封面

作者:肖田田,刘芸,秦蓁,王培钊

页数:136页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90315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阐释学为中心, 通过对诗歌、小说等文本的具体分析, 结合中外阐释学理论,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阐释学观念。 该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象与喻: 诗词文本的审美阐释 ; 人与境: 叙事作品的文化阐释等。

作者简介

肖田田,山东泰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秦蓁,四川资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副教授,从事唐宋文学研究。主持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王禹偁诗歌研究》《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宋代诗歌研究》,在CSSCI、中文核心等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刘芸,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已发表《庄子散文文学性研究》等论文。

本书特色

本书以阐释学为中心,通过对诗歌、小说等文本的具体分析,结合中外阐释学理论,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阐释学观念。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诗歌的审美艺术、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阐释学观点。具体来说,本书所涉及的阐释学观念主要有:以诗经为代表的诗史互证精神、以稼轩词为代表的象喻性文本阐释、《文心雕龙》所体现出的尽言尽意观念、《聊斋志异》中所体现出的人格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的观念等。

目录

上篇 象与喻:诗词文本的审美阐释
第一章 时代背景:《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与婚俗观
第一节 多姿多彩的爱情婚姻诗
第二节 爱情婚姻诗中的婚俗观
第二章 象喻思维:“香草美人”传统与稼轩词《摸鱼儿》
第一节 “香草美人”的文学渊源
第二节 稼轩词中的“香草美人
第三节 《摸鱼儿》与”香草美人
第三章 剖情析采:《文心雕龙·隐秀》的诗学内涵
第一节 “隐”“秀”之诗学渊源
第二节 “隐”“秀”之美学追求
第三节 “隐秀”在后世的发展

中篇 人与境:叙事作品的文化阐释
第四章 知人论世:《聊斋志异》中的烈女子形象
第一节 爱情故事中的烈女子形象
第二节 刚烈人格的文学文化渊源
第三节 明末清初启蒙思潮的影响
第五章 三重人格:《聊斋志异》所体现的精神分析观念
第一节 生与死的本能
第二节 俄狄浦斯情结
第三节 三重人格结构
第四节 梦中的潜意识
第五节 作家的白日梦
第六章 象征寓意:《西游记》中神魔形象的多重内涵
第一节 形貌各异的神魔形象
第二节 神与魔的对立性关系
第三节 神魔对立的象征寓意
第七章 矛盾人格:《红楼梦》中探春与赵姨娘的变异母女情
第一节 矛盾冲突与变异亲情
第二节 智敏探春与愚呆姨娘

下篇 阐释的循环:文体阐释理论
第八章 历史与本事:诗歌阐释中的历史倾向
第一节 以史释诗
第二节 诗之本事
第九章 心灵的观照:文学的心理学阐释
第一节 文学与心理学的交汇融合
第二节 文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精神分析在文学中的运用
第十章 自我的实现:人格的心理学阐释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三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观念的运用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审美与阐释——文学阐释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解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0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