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群栋著
页数:334页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325941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回顾一千三百余年的“文选学”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隋唐时期是“文选学”发展的源头阶段,其“选学”成就卓著,成为后世不可逾越的高峰,这一时期的“文选学”成果主要体现在《文选》注释上。唐代的《文选》注释文本是整个“文选学”发展史的奠基之作,但是对它的整体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书立足基础,深入梳理文献,全面客观地考察唐注《文选》成果。
作者简介
刘群栋:男,1974年生,汉族,河南方城人,文学博士,郑州大学古代文学与文献学教研室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文子〉撰作年代考》、《读曹植作品序文发疑》、《〈文选〉五臣注的评价问题》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唐注研究”。参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实施的“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奎章阁本《文选》点校项目“新校订六家注《文选》”。
本书特色
本课题从基础文献出发,深入梳理史料,以史为纲,以内在传承发展为纽带,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文选》注释学的成果。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文选》的传世文本、敦煌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以及新出土文献,对唐代《文选》的注释学成果进行全面考察。
目录
《中州问学丛刊》总序刘志伟 ………………………………… 001
绪 论…………………………………………………………… 001
第一章 唐前《文选》的流传与研究…………………………… 010
第一节 隋代以前《文选》的流传………………………… 010
第二节 萧该与《文选音》………………………………… 016
第二章 “《文选》学”的兴起与初唐时期的《文选》注………… 024
第一节 曹宪与“《文选》学”的兴起……………………… 025
第二节 “《文选》学”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033
第三节 许淹、公孙罗等人的“《文选》注释学”成就…… 051
第三章 李善与《文选》李善注………………………………… 061
第一节 李善生平及其著述……………………………… 061
第二节 李善注之前的《文选注》………………………… 082
第三节 李善注释《文选》的背景………………………… 092
第四节 李善注的体例、特色及价值…………………… 097
第五节 李善注的文本变迁……………………………… 130
第六节 李善注的引书来源……………………………… 167
第四章 五臣与《文选》五臣注………………………………… 191
第一节 五臣生平及其著述……………………………… 191
第二节 五臣注释《文选》的背景………………………… 208
第三节 五臣注的特点、价值及影响…………………… 214
第四节 五臣注的评价问题……………………………… 228
第五章 后五臣时代的《文选》注……………………………… 246
第一节 冯光震等人的《文选》注………………………… 246
第二节 陆善经与《文选》陆善经注……………………… 248
第六章 中晚唐时期的《文选》注……………………………… 263
第一节 《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及流传………………… 263
第二节 《文选集注》的编撰特征………………………… 272
第三节 《文选集注》的价值……………………………… 276
第四节 《文选钞》与《文选音决》………………………… 294
余 论……………………………………………………………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10
绪 论…………………………………………………………… 001
第一章 唐前《文选》的流传与研究…………………………… 010
第一节 隋代以前《文选》的流传………………………… 010
第二节 萧该与《文选音》………………………………… 016
第二章 “《文选》学”的兴起与初唐时期的《文选》注………… 024
第一节 曹宪与“《文选》学”的兴起……………………… 025
第二节 “《文选》学”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033
第三节 许淹、公孙罗等人的“《文选》注释学”成就…… 051
第三章 李善与《文选》李善注………………………………… 061
第一节 李善生平及其著述……………………………… 061
第二节 李善注之前的《文选注》………………………… 082
第三节 李善注释《文选》的背景………………………… 092
第四节 李善注的体例、特色及价值…………………… 097
第五节 李善注的文本变迁……………………………… 130
第六节 李善注的引书来源……………………………… 167
第四章 五臣与《文选》五臣注………………………………… 191
第一节 五臣生平及其著述……………………………… 191
第二节 五臣注释《文选》的背景………………………… 208
第三节 五臣注的特点、价值及影响…………………… 214
第四节 五臣注的评价问题……………………………… 228
第五章 后五臣时代的《文选》注……………………………… 246
第一节 冯光震等人的《文选》注………………………… 246
第二节 陆善经与《文选》陆善经注……………………… 248
第六章 中晚唐时期的《文选》注……………………………… 263
第一节 《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及流传………………… 263
第二节 《文选集注》的编撰特征………………………… 272
第三节 《文选集注》的价值……………………………… 276
第四节 《文选钞》与《文选音决》………………………… 294
余 论……………………………………………………………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