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民族事务依法治理与民族民间规范

封面

作者:王平

页数:521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62208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民族法学评论》的系列读物继续推出的第14卷,本卷的主题是民族事务依法治理与民族民间规范,主要内容为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论文选编。本《民族法学评论》第14卷主要收录了民族法学界在2018年度的新研究成果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利保障、少数民族习惯法、民族法治基本理论等方面的文章,从不同视角阐释了民族法治的现状、特点、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对于推动民族工作法治化和民族法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目录

-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讲话
在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张鸣起)…2
在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宋全)……5
在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7
关注法治前沿问题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吴大华)………………………17
·事务依法治理研究·
法治的尴尬与希望
——《区域自治法》的普及状况及其问题研究(戴小明)…………………24
论坚持和完善区域自治制度的执行机制(李占荣、唐勇、李l……39
论自治地方自治法规的立法完善
——以司法适用的反馈和补强为路径考量(郭丽萍l…………………………56
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对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基础与保障作用(王允武)…………68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地调研(高俊山)………… …………………83
鄂尔多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探究(阿茹罕、贺宇星l……………94
关于新时代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调查与思考(武启祥L…… 106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地区基层政府治理的内在逻辑及其制度
意蕴(乌兰l………………………………117
地区村庄治理新格局:“三治融合”模式
——基于鹤峰县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司马俊莲、钱成玉、宋思妮l………134
基于个体屙陛的法律援助接受行为的特点分析
——来自青海省海北自治州西海镇的田野调查(郑天锋、程荣)………145
国家与语言资源
——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藏汉双语资源在全面我国团结教育和
国家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谈起(南杰·隆英强)……………………156
地区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义考量
——以青海省为例(马天山l………………………………………………183
团结法治建构透视(张建江)………………………………199
清季民国康藏地区的法律治理(杜文忠)………………………… …213
·民间研究-
法律多元理论下中国与国家法的逻辑融合(曲艳红)………230
论自治地方立法中的民间法资源(苏洁)………………………………244
寻找的文化基因
——基于法律人类学视角(赵博文)………………………………………260
说理的艺术:民俗民事判决辞介入(许威、梁鹏飞)…………268
青藏高原“放生”生态法学思考(淡乐蓉)………………281
与时与维系自治:地区村规民约的变与不变
——以贵卅『县魁胆村为对象(高其才)……………………………296
在乡村善治中的地能(彭振)………………………………310
黔东南月亮山区“埋岩议榔”规范与苗族地方事务治理实例研究(徐晓光)…320
挑战与应对:傣族刑事与国家法的整合(王雪冬)………………… 336
布依族生态的传承方式和内容(刘涛、惠)……………………350
我国西部基层法院审判窘困的因素分析
——以彝族地区案例与电影资料为分析样本(李毅、徐晓光)…………360
黔东南雷山县涉及苗族敬桥司法判例研究(周相卿、李榛、杨家佳L…375
权力控驭与乡镇设置:清代贵卅I苗疆的寨款与乡约、保甲、团练(程泽时l…385
多杂居村落中不同文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研究
——对青海省农牧区互嵌式居住村落的抽样调查(华热·多杰、达哇才让)…406
·外国少数人权利保障制度研究-
分离与挣扎:菲律宾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实践与反思(涂少彬)…………………430
巴西肯定性行动:探源、发展、争论(何静宜)………………………………443
欧洲理事会《保护框架公约》监督执行机制研究(张颖军、潘萍l…457
“土著”的定义及其认定(潘红祥、任纳)……………………477
克罗地亚权利保护法研究(郭友旭)………………………………493
肯尼亚《传统知识与传统文化表达保护法》述评
——兼谈对我国的启示(陈染)……………………………………………50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民族事务依法治理与民族民间规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0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