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素菊
页数:182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112431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适应中共中央“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决策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编写的应用型实务型教材。本教材相对更侧重实用,强调实务模试,强调实训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提供的真实案例,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分析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模试解决贴近日常法律事务的问题,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方面适合多层次、多专业的教学需要。
本教材以高职高专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面向社会工作者职业考证,紧紧围绕社会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组织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与当前社会工作相关的全部法律法规,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第一的实用手册,也是广大实际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学生自学的普法教材。
目录
节选
章 绪论
一、社会工作法律概述
1.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法律含义
法律是由一定的物质条件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法律的历史性、社会性、现实性决定了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一旦成熟,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就会应运而生。
虽然中国已经制定了一些关于社会工作的法律法规,例如,包括宪法在内的许多法律法规中都包含了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规定;上海市人事局2003年3月16日颁布的《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暂行办法》,标志着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体系的诞生;国务院2006年4月9日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加强对社区服务的理论研究,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区服务课程,培养专业人才”。但由于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目前在中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专门调整社会工作的规性文件,甚至没有关于“社会工作法律”概念的权威性观点。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提出,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工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