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又见红山

封面

作者:辽宁省博物馆[等]编

页数:213页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10630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早在新石器时代,分布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和与邻区广泛交流的开放心态,走过了一千余年发生发展的历程。红山先民创造了具有礼制雏形的“坛庙冢” 祭祀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玉器,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文明之路,是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如满天星斗般的文明火花中最耀眼的一束,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苏秉琦先生题词曰:“红山文化庙坛冢,中华文明一象征。”
2019年10月,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又见红山”大型文物展览,展品主要为红山文化牛河梁、凌家滩等遗址出土文物,包括玉猪龙、陶女神像等重要文物。本书为此次展览配套图录,图书内容包括展品介绍、相关遗址及文化介绍等,并附有红山文化相关研究论文数篇,兼具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书特色

  《又见红山》是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走向文明——红山文化精品文物展”的展览图录,展品主要为红山文化牛河梁、凌家滩等遗址出土文物,包括玉猪龙、陶女神像等重要文物。《又见红山》文字约4万字,图片260余幅,包括展品、展品相关遗址及文化介绍等,兼具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单元 生产与生活
生产工具
生活用器

第二单元 祭祀与崇拜
红山文化祭坛
女神庙及其遗物
陶祭器
人像雕塑

第三单元 以玉为葬
积石冢及石棺墓出土玉器
典型器类
玉材质地
制作工艺
主要纹饰

第四单元 红山之路
来龙去脉
多元交汇

结语
附录一 红山文化三级台阶圜丘式祭坛与北庙南坛布局对后世的影响
附录二 红山文化考古大事记
附录三 红山文化相关研究
半拉山积石冢及相关问题/吴炎亮 吕学明
近十年来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综述/曹建恩 熊增珑
关于红山文化抽象变形类玉器的解读
——以玉猪龙和玉勾云形器为例/周晓晶
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层
——以牛河梁遗址为例/郭明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又见红山》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9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