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良友书坊
页数:271 页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074137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以“书写个人史”为诉求的《良友》
2006年,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曾经写就“传奇”的《良友画报》迎来了80“华诞”,公共媒介的遗忘和出版界的沉默,并没有打消一帮读书人“致敬”的热情。这一年,他们决定“上路”,操办“良友书坊”并推出几种向老“良友”致敬的连续出版物,在翻做了1933年版的《良友木刻连环图画》之后,又有了《良友》、《闲话》和《咔嚓》。
以“书写个人史”为诉求的《良友》、以“扫描名流世界”为诉求的《闲话》、以“留存时代影像”为诉求的《咔嚓》,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视角,在接近、传承、发扬、发展老“良友”的出版精神。这三种出版物的形态都是“慕客”(Magzine Book),分别沿循着一年四辑的连续出版方式,在不断地与读者会面。
相关资料
机关大院的故事每次回娘家,都特别怕遇见机关大院的旧人。老远看见了,我会下意识地立刻绕到马路对面,假装没瞧见。我一直对自己的行为困惑不解,又不是饿鬼拦路吃人,怕什么怕!然而,我终究战胜不了自己的恐惧。大院是民主党派的机关宿舍,我从小在那里长大。大院中活着的长辈已寥寥,曾经的玩伴不少也都离去。他们却始终是我过去的一面镜子,我怕在镜中照到过去的自己。一幕幕悲剧与闹剧曾轮番上演,看多了,心凉了,内心刻满深深的恐惧,犹如不愿做的噩梦始终徘徊难去,偶尔还会将我从梦中惊醒,一身冷汗
本书特色
《幸福天上寻:良友(第6辑)》可以说是中国半个世纪的生活缩影,从50年代的“反右”(民主统战人士的遭遇)、“文革”、青海建设兵团、到“文革”后的思想解放和80年代的“理想年代”,直到当下的生存状况,尽管每个人的记忆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异,但却都真实地呈现了每个不同年代的历史烙印,“幸福天上寻”这个书名也就有了另外的寓意。
目录
节选
《幸福天上寻:良友(第6辑)》有两篇长文,一篇是《机关大院的故事》,一篇是《读书7》。前者记叙的是北京一个民主人士生活的大院里的故事,从50年代直到80年代,在作者张华的记忆里,一幕幕悲剧与闹剧曾轮番上演,看多了,心凉了,后者是原《读书》编辑扬之水当年的日记,从这片断里,以《读书》为舞台,80年代的那些知识分子的形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另外,该辑《良友》中还有一篇文章值得一提,这就是蔡朝阳的《我所认识的范美忠》。汶川5?12大地震后,“范跑跑”成了网络上的“明星”,更成了教师道德底线的争议“标志”。这篇蔡朝阳的“旧文”告诉了我们范美忠如何“一路走来”,在蔡朝阳的描绘里,“失败的中学教师”范美忠如何面对“物质生活”,又是“为什么流浪,流浪到远方”,这一切也昭示着从“网友范美忠”到网络上的“范跑跑”有着内在的存在逻辑和生长缘由的。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晴天雨天幸福天[精装]-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31.bookschina.com/2016/zuo/B698146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