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俊
页数:191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14548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土质隧道施工稳定性及扰动变形机理》首先对土质隧道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然后尝试以土质隧道开挖掌子面稳定性分析为例,给出掌子面稳定性评价结果能应用于指导实际隧道工程设计或施工方案优化调整的思路及实现方法;其次从理论解析角度探讨地震作用下土质隧道掌子面可能发生的破坏形式;最后关于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损失和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上开展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黄俊,男,湖北人,2013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西安石油大学讲师,长期从事土质隧道开挖稳定性及道路施工领域的研究,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核心论文、SCI/EI收录文章十余篇。
蒋力,男,1986年12月生,汉族,湖南永州人,工程师,现任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土工试验室主任。2011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岩土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土工试验等方面研究。
周磊,男,汉族,1989年3月生,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土地工程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开发、土地综合治理等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三项陕西省级重点项目,在国内知名期刊已发表论文四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隧道工程概况
第二节 隧道稳定性研究概况
第三节 隧道开挖引起地面沉降预测概况
第二章 土质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第一节 影响土质隧道稳定性的因素
第二节 土质隧道稳定性状态的表征
第三节 土质隧道稳定性计算方法探索
第四节 隧道稳定性计算方法应用分析
第三章 土质隧道施工稳定性定量控制研究
第一节 隧道施工稳定性计算及施工条件参数影响
第二节 隧道施工稳定性与施工参数定量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基于响应曲面法确定掌子面稳定性的效应关系
第四节 数值实验设计分析及讨论
第五节 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土质隧道掌子面破坏形式的极限分析
第一节 基本理论及假设条件
第二节 土质隧道掌子面破坏曲线的确定
第四节 土质隧道掌子面破坏曲线的参数分析
第五节 掌子面破坏形式的数值分析评价
第五章 土质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解析计算
第一节 弹塑性Maxwell-Betti功互换定理
第二节 基于弹塑性功互换定理未衬砌圆形隧道地面沉降计算
第三节 与其他地面沉降预测方法比较分析
第四节 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第五节 圆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面沉降弹性分析
第六章 基于上限定理研究土质隧道非均匀收敛变形引起的地面沉降
第一节 地层损失计算模型及公式推导
第二节 方法验证及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第七章 基坑开挖对邻近土质隧道结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结构的分析模型
第二节 基坑开挖导致隧道结构破坏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一节 隧道工程概况
第二节 隧道稳定性研究概况
第三节 隧道开挖引起地面沉降预测概况
第二章 土质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第一节 影响土质隧道稳定性的因素
第二节 土质隧道稳定性状态的表征
第三节 土质隧道稳定性计算方法探索
第四节 隧道稳定性计算方法应用分析
第三章 土质隧道施工稳定性定量控制研究
第一节 隧道施工稳定性计算及施工条件参数影响
第二节 隧道施工稳定性与施工参数定量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基于响应曲面法确定掌子面稳定性的效应关系
第四节 数值实验设计分析及讨论
第五节 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土质隧道掌子面破坏形式的极限分析
第一节 基本理论及假设条件
第二节 土质隧道掌子面破坏曲线的确定
第四节 土质隧道掌子面破坏曲线的参数分析
第五节 掌子面破坏形式的数值分析评价
第五章 土质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解析计算
第一节 弹塑性Maxwell-Betti功互换定理
第二节 基于弹塑性功互换定理未衬砌圆形隧道地面沉降计算
第三节 与其他地面沉降预测方法比较分析
第四节 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第五节 圆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面沉降弹性分析
第六章 基于上限定理研究土质隧道非均匀收敛变形引起的地面沉降
第一节 地层损失计算模型及公式推导
第二节 方法验证及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第七章 基坑开挖对邻近土质隧道结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结构的分析模型
第二节 基坑开挖导致隧道结构破坏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