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
页数:225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533263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始终致力于挖掘雨花英烈精神内涵、弘扬雨花台红色文化。2016年,雨花台启动“世纪追寻家国史,擎旗自有后来人”雨花英烈亲属口述史征集活动,对雨花英烈史料进行抢救性补充完善,旨在深度挖掘雨花英烈更多感人事迹及其后代在传承精神、继承家风等方面的故事,进一步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教育和引导当代人。《雨花英烈近亲属口述史/“雨花英烈史料”丛书》以该征集活动的成果为基础,彰显打动人心的英烈精神,是新时代红色基因教育的鲜活资料与生动素材。
作者简介
负责陵园的有关团体、群众、青少年及烈士家属的接待、宣传、服务和安全保卫工作,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负责编制陵园内景点、景区的规划并组织开发和建设等。近年组织雨花台纪念馆、江苏省党史办等组织编写出版《雨花魂》、《信仰的力量——雨花先烈事迹选编》《雨花魂 烈士情》、《雨花英烈画传》《雨花英烈日记》《雨花英烈文集》《雨花英烈家书》等一系列宣扬雨花英烈精神的图书。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选编李耘生烈士之女杜早力、何宝珍烈士之女刘爱琴、施滉烈士之女施琦生、李得钊烈士之子李钊等人的口述史采集文本,从英烈亲属的视角出发,呈现对烈士个体的详实回忆,还原最加真实可感的英烈形象,彰显打动人心的英烈精神,是新时代红色基因教育的鲜活资料与生动素材。
目录
以身言传的教育启蒙:“做一个有用的人”
——曾见成回忆奶奶陈君起烈士
英烈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孙以智回忆伯父孙津川烈士
押赴刑场途中,仍宣传革命真理
——黄锦树回忆叔父黄祥宾烈士
“为了最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恽梅回忆爷爷恽代英烈士
母亲怀念了父亲一辈子
——杜早力回忆父亲李耘生烈士
为革命近家门而不入
——朱兴礼回忆父亲朱务平烈士
她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时钟曼回忆丁香烈士
父亲坚持真理的精神指引我前进
——刘纪原回忆父亲陈原道烈士
传承英烈精神,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
——王行回忆父亲吴振鹏烈士
节俭和廉洁是他留给我的最大财富
——施琦生回忆父亲施混烈士
“粉身碎骨向光明”
——李钊回忆父亲李得钊烈士
“革命者的青春才是美好的”
——郭常根回忆姑妈郭纲琳烈士
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袁振威回忆父亲袁国平烈士
难忘的回忆
——周民回忆父亲周子昆烈士
宁愿忍受贫困,也不动摇革命信仰
——康青星、赵勤轩回忆父亲朱克靖烈士
临刑前写诗痛斥敌人
——高安莉回忆父亲高波烈士
一首革命歌曲,他用生命谱写
——徐彩平回忆舅舅赵良璋烈士
“始终会像信笺一样的洁白”
——任春嘉回忆父亲任天石烈士
被捕后咬断舌头,不吐露一个字
——刘跃跃回忆晋夫烈士
与战友“重逢”在雨花台
——秦华礼回忆战友晋夫烈士
冒死策反国民党高级将领
——王守誉回忆父亲王清瀚烈士
痛别未婚妻,牺牲在黎明前夕
——周小梅回忆成贻宾烈士
后记
——曾见成回忆奶奶陈君起烈士
英烈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孙以智回忆伯父孙津川烈士
押赴刑场途中,仍宣传革命真理
——黄锦树回忆叔父黄祥宾烈士
“为了最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恽梅回忆爷爷恽代英烈士
母亲怀念了父亲一辈子
——杜早力回忆父亲李耘生烈士
为革命近家门而不入
——朱兴礼回忆父亲朱务平烈士
她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时钟曼回忆丁香烈士
父亲坚持真理的精神指引我前进
——刘纪原回忆父亲陈原道烈士
传承英烈精神,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
——王行回忆父亲吴振鹏烈士
节俭和廉洁是他留给我的最大财富
——施琦生回忆父亲施混烈士
“粉身碎骨向光明”
——李钊回忆父亲李得钊烈士
“革命者的青春才是美好的”
——郭常根回忆姑妈郭纲琳烈士
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袁振威回忆父亲袁国平烈士
难忘的回忆
——周民回忆父亲周子昆烈士
宁愿忍受贫困,也不动摇革命信仰
——康青星、赵勤轩回忆父亲朱克靖烈士
临刑前写诗痛斥敌人
——高安莉回忆父亲高波烈士
一首革命歌曲,他用生命谱写
——徐彩平回忆舅舅赵良璋烈士
“始终会像信笺一样的洁白”
——任春嘉回忆父亲任天石烈士
被捕后咬断舌头,不吐露一个字
——刘跃跃回忆晋夫烈士
与战友“重逢”在雨花台
——秦华礼回忆战友晋夫烈士
冒死策反国民党高级将领
——王守誉回忆父亲王清瀚烈士
痛别未婚妻,牺牲在黎明前夕
——周小梅回忆成贻宾烈士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