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茂青,王远明,编著
页数:233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3713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二十二个教学单元,分别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论,文学改良,文学革命,20年代小说,20年代诗歌创作,格律诗派,成形期的散文,30年代文学运动与思潮,作家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新感觉派,现代派诗,40年代文学思潮,以及赵树理、张爱玲、艾青、曹禺。本书内容明确、突出重要知识点,通过实践训练夯实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本书打破理论教学的桎梏,特别适合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层次教学使用。
作者简介
朱茂青,四川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承担“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中文核心学术期刊、省级学术期刊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实践训练指导》总共有二十二个教学单元,其中,要求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与思潮进行概括性的了解和探讨,主要是将重心放于各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每一单元都明确了相关的实训目标,通过设置典型的问题,安排实训内容,既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又能从其中学习把握作家作品的方法,培养各项能力。每一单元都有分析相关作品可用的基本理论提示,既方便初学文学评论的学生运用已学的基本文学理论工具分析解决问题,同时,也避免学生对已学理论的蹈空。每一活动单元最后均设有“必读作品…‘参考文献”“拓展思考”,可作为学生的自学提示。
目录
活动1 组建学习团队
活动2 了解参与式教学
活动3 明确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单元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论
活动1 联系已有的历史知识,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根本原因
活动2 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
单元三 文学改良
活动1 分析晚清西方文化的冲击在现代文学之发端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2 基本概念的把握
活动3 中国现代文学诸文体之发端
单元四 文学革命
活动1 文学常识检测
活动2 评价文学革命初期的三次大的论争
单元五鲁迅
活动1 近一年鲁迅研究综述
活动2 运用“反讽”相关理论对《狂人日记》进行分析
活动3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单元六 20年代小说
活动1 以作品《超人》看冰心创作中的“爱的哲学
活动2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作品分析
活动3 “20年代乡土小说”读书活动
活动4 郁达夫《沉沦》作品分析
单元七 郭沫若
活动1 直观感受作品
活动2 设身处地理解作品
活动3 运用理论分析作品
单元八 20年代诗歌创作
活动1 巩固对“抒情性作品”相关理论的掌握
活动2 了解现代诗歌的发生、发展过程
活动3 具体诗作的鉴赏、批评
活动4 诗歌创作
单元九 格律诗派
活动1 赏析闻一多的《死水》
活动2 分析闻一多诗作《死水》中的“绘画美
活动3 赏析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单元十 成形期的散文
活动1 鉴赏20年代散文精品
活动2 教案设计——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为例
活动3 论析周作人散文的”闲话体“创作风格
……
单元十一 30年代文学运动与思潮
单元十二 茅盾
单元十三 巴金
单元十四 老舍
单元十五 沈从文
单元十六 新感觉派
单元十七 现代派诗
单元十八 40年代文学思潮
单元十九 赵树理
单元二十 张爱玲
单元二十一 艾青
单元二十二 曹禺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