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秀琼,吴起主编
页数:201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303655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8章, 第1、2章介绍了化学生物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第3-7章是实验部分, 共编写41个实验, 包括生化分离分析实验技术、生物材料制备实验技术等。第8章附录介绍了15类化学生物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特殊试剂的配制等重要资料。
本书特色
POD产品说明:
1. 本产品为按需印刷(POD)图书,实行先付款,后印刷的流程。您在页面购买且完成支付后,订单转交出版社。出版社根据您的订单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单独为您印制该图书,属于定制产品。
2. 按需印刷的图书装帧均为平装书(含原为精装的图书)。由于印刷工艺、彩墨的批次不同,颜色会与老版本略有差异,但通常会比老版本的颜色更准确。原书内容含彩图的,统一变成黑白图,原书含光盘的,统一无法提供光盘。
3. 按需印刷的图书制作成本高于传统的单本成本,因此售价高于原书定价。
4. 按需印刷的图书,出版社生产周期一般为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请您耐心等待。
5. 按需印刷的图书,属于定制产品,不可取消订单,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
目录
第1章 化学生物学实验基本知识
1.1 实验室规则及须知
1.2 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1.2.1 防生物源性危害的基本措施
1.2.2 放射性和紫外线辐射的危害和防护
1.2.3 特殊化学生物学试剂的安全使用与储存
1.2.4 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第2章 化学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
2.1 常用仪器的洗涤与清洁
2.1.1 玻璃器皿的清洗
2.1.2 其他材质器皿的清洗
2.1.3 铬酸洗液的配制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2.1.4 其他常用的洗液
2.2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2.2.1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2.2.2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2.3 离心技术
2.3.1 离心技术的原理
2.3.2 离心机的类型和转头的分类
2.3.3 常用离心方法
2.4 常用层析技术
2.4.1 凝胶层析
2.4.2 离子交换层析
2.4.3 亲和层析
2.4.4 疏水层析
2.5 电泳技术
2.5.1 基本原理
2.5.2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5.4 等电聚焦电泳
2.5.5 二维电泳
2.5.6 毛细管电泳
2.5.7 凝胶成像技术
2.6 PCR技术
2.6.1 PCR技术简介
2.6.2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6.3 PCR反应的五个元素
2.7 DNA测序技术
2.8 细胞培养技术
2.8.1 体外培养细胞的分类
2.8.2 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
2.8.3 原代培养
2.8.4 传代培养
2.8.5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2.9 化学生物学样品制备、纯化、浓缩和干燥
2.9.1 材料的选取和前处理
2.9.2 细胞的破碎
2.9.3 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
2.9.4 核酸的提取和纯化
2.9.5 样品的浓缩和干燥
第3章 生化分离分析实验技术
实验1疏水作用色谱分离纯化a一淀粉酶
实验2亲和层析树脂的制备及溶菌酶的提取纯化
实验3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总糖含量测定
实验4青霉素酰化酶米氏常数和反应活性的测定
实验5静电自组装构筑HRP多层膜电极检测酚类物质研究
实验6表面等离子光谱生物传感器研究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
实验7FRET法及荧光猝灭法测定蛋白酶的活性
第4章 生物材料制备实验技术
实验8生物矿物和生物矿化——碳酸钙多形的控制与制备
实验9无定形碳酸钙的制备和转化
实验10硫酸链霉素肺靶向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11聚乙烯亚胺一DNA复合物粒径的测定
实验12聚乙烯亚胺一阿霉素共聚物的合成
实验13复凝聚法制备阿霉素微囊及细胞毒性评价
实验14盐酸左氧氟沙星不同晶形的制备及其表征
第5章 化学中基因工程实验技术
实验15质粒DNA的提取与纯化
实验16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质粒DNA的转化
实验17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
实验18PCR基因扩增获取毛囊DNA及其分离
实验19植物组织中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扩增
实验20PCR_RFLP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实验2l基于连接反应的滚环扩增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实验22枯草杆菌脂肪酶A的基因克隆
第6章 化学中蛋白质工程实验技术
实验23酰化酶催化4-硝基咪唑的Markovnikov加成反应
实验242′-脱氧尿苷衍生物的酶促合成的选择性调控
实验25酶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
实验26Novozyrn435催化的1-位芳基取代的末端炔丙醇动力学拆分反应
实验27金属卟啉模拟的生物氧化过程
实验28泛素蛋白的操控式分子动力学模拟
实验29纤连蛋白在羟磷灰石上吸附一脱附过程的分子模拟
第7章 化学中细胞工程实验技术
实验30动物细胞的培养
实验31MTT法测定聚乙烯亚胺的细胞毒性
实验32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及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33ATP生物荧光药敏检测技术检测5一氟尿嘧啶对卵巢癌细胞的药敏实验
实验34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实验35聚乙烯亚胺-DNA复合物的制备和体外细胞转染实验
实验36聚乙烯亚胺携带基因在细胞中的荧光染色实验
实验37聚乙烯亚胺作为基因载体材料携带TRAIL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实验38聚乙烯亚胺一阿霉素聚合物的细胞摄取实验
实验39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影响
实验40喹诺酮类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抑菌实验
实验4l聚乙烯亚胺一阿霉素皮下注射体内滞留实验
第8章 附录
8.1 常用仪器的使用说明
8.1.1 移液枪
8.1.2 气相色谱仪
8.1.3 液相色谱仪
8.1.4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8.1.5 红外光谱仪
8.1.6 荧光分光光度计
8.1.7 PCR仪
8.1.8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实验仪
8.1.9 蛋白质分离纯化系统
8.1.1 0CHI电化学分析仪
8.1.1 1高速冷冻离心机
8.1.1 2COz培养箱
8.1.1 3倒詈相差显微镜
8.1.1 4酶标仪
8.1.1 5活体荧光成像系统
8.2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8.3 常用特殊化学生物学试剂的配制
8.3.1 细胞培养液的配制
8.3.2 Mrrr溶液的配制方法
8.3.3 HE染色液的配制
8.4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8.5 生物信息数据库
节选
《化学生物学实验》: 改变凝胶浓度和交联度,可获得不同孔径、密度、黏度、弹性以及机械强度的凝胶,以适应各种样品的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可以分为变性和非变性两种,其中变性胶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SDS)PAGE和尿素—PAGE两种。前者用于分离蛋白质,后者用于分离核酸。非变性凝胶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保持原来的结构状态,并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电荷与空间结构逐级分离。但是非变性PAGE得到的电泳谱图往往包括非常复杂的结构信息,不容易判断和分辨,于是发展了变陛PAGE技术。其中,SDS—PAGE在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信息方面应用非常广泛。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能够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三级结构。在样品和凝胶中加人SDS以及还原剂(巯基乙醇)后,蛋白质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结合成蛋白质—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质胶束原有的电荷量,消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对电泳迁移率的影响,使得蛋白质的电泳迁移主要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因此SDS—PAGE是有效的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为了保证蛋白质与SDS的充分结合,它们的质量比通常为1:4或1:3。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6~8mol·L—1尿素,就可使得核酸(DNA和RNA)变性,破坏其二级结构,因此其电泳迁移率主要由碱基个数决定,用于分离不同长度的核酸。该方法对核酸的最高分辨率可达单个碱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