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
页数:340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77581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海淀文史(第22辑)》分两部分,上篇为“第一第一第一专题”,从政协文史工作角度,纪念伟大祖国不平凡的70年。专题收录了9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记述了70年来海淀区的变迁以及在文化、经济、科技、交通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下篇为“丹棱文萃”,依然保持《海淀文史》原有的风格,从文史角度记录海淀悠久的历史。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海淀委员会是负责组织海淀区政协委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征集、编辑、出版文史资料、组织委员开展文物工作视察调研活动的工作机构。??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色和统战特色,按照“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原则征集文史资料,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广泛联系委员和各界人士,征集、挖掘、撰写、编辑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史料,以《海淀文史资料》形式出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保留存档
本书特色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海淀文史》第22辑出版了,这也是献给国庆佳节的一份特殊厚礼!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本辑《海淀文史》分两部分,上篇为“□□□□□□专题”,从政协文史工作角度,纪念伟大祖国不平凡的70年。专题收录了9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记述了70年来海淀区的变迁以及在文化、经济、科技、交通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下篇为“丹棱文萃”,依然保持《海淀文史》原有的风格,从文史角度记录海淀悠久的历史。
为了使今年的《海淀文史》更具特色,4月份专门召开了文史工作座谈会,向各位文史研究员及作者征求文史资料工作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征集“□□□□□□专题”的文稿,随后得到积极响应。到6月底,文稿纷纷而至。
“丹棱文萃”之“丹棱”,是元代文人赋予“海淀”的雅称“丹棱沜”之简称,顾名思义,“丹棱文萃”为海淀文史之荟萃,编选了20篇记述海淀历史与文化的文章。作者中既有多年积极支持、参与海淀政协文史工作的老同志,也有近几年涌现出的年轻作者,他们从多个视角记述海淀人文历史、风物景观,集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与通俗性于一体,突出了海淀的地域特色。
海淀历史悠久,地域文化丰厚,其文化的传承是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海淀文史》也是“记住乡愁”和“留住乡情”的文化载体,更是对海淀地域文化的一种传承。
今年《海淀文史》的征集与编写工作,一是广泛发动和联系各界作者,把征集资料作为重点;二是精选慎编,每一篇文稿都经过作者深入采集史料、认真撰写;在编辑环节上,严格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着力发现和辑录鲜为人知的史料,体现政协特点的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文化事业。可以说文史资料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用独特。多年来《海淀文史》的编辑出版一直秉承的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可读之书,所收入的文章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多年来有数以百计的作者以严谨的态度,辛勤的笔耕,追忆海淀历史、记录海淀历史,传承海淀历史,由此使《海淀文史》成为展示海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为读者所青睐。
回顾《海淀文史》开篇以来的30多年,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存真求实的原则,广泛加强与各界人士的联系,积极开展海淀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充分发挥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在推进海淀文化建设事业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目录
海淀文化史的亮点
中关村是共和国的高科技名片
创业者的摇篮
海淀商业改革回顾
海淀公共交通70年之变迁
独具时代特色的海淀地名
新形势下香山地区文物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
我与区政协提案工作
政协工作改变了我的人生
下篇 丹棱文萃
开创性的金代水利工程
历代名人与清河
李万禄的武德和医德
从同义厚到王致和
大觉寺30年回顾
香山健锐营历史文化遗产
香山碧云寺水泉院
香山公园寻碑记
李四光结缘紫竹院
清漪园的大报恩延寿寺
海淀街上的裕盛轩
六郎庄冰窖
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安河村
海淀评剧团谈往
评剧名家张淑桂
回忆季羡林恩师
对中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班的回忆
成府村旧闻摭记之一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