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郁义鸿于立宏
页数:357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25250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靠前比较与逻辑推演对以下核心命题展开论证:中国要跨越中等收
入陷阱,就必须实现创新转型,即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由模仿式创新驱动转变为
自主创新驱动。在严格界定的模仿式创新和自主创新概念基础上,立足于创新过
程主线模型,对应于基础研究和不同的创新活动可划分不同的创新群体。采用必
要条件追索这一非传统研究范式,本书提炼出创新绩效—创新行动—创新能力—
创新激励这一必要条件链。循此可证,包容性创新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创新转型的
必要条件,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在于为创新主体提供长期取向的行动激励。
作者简介
郁义鸿,男,1952年2月出生于上海。曾在黑龙江“战天斗地”九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1977级)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先后获数学学士学位,管理科学硕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比利时中欧管理中心及根特大学作访问学者,并曾两次赴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大学作短期讲学。多年来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曾参与“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上海迈向21世纪战略研究”、“宝钢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综合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竞争与企业战略。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国际比较与逻辑推演对以下核心命题展开论证:中国要跨越中等收
入陷阱,就必须实现创新转型,即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由模仿式创新驱动转变为
自主创新驱动。在严格界定的模仿式创新和自主创新概念基础上,立足于创新过
程主线模型,对应于基础研究和不同的创新活动可划分不同的创新群体。采用必
要条件追索这一非传统研究范式,本书提炼出创新绩效—创新行动—创新能力—
创新激励这一必要条件链。循此可证,包容性创新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创新转型的
必要条件,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在于为创新主体提供长期取向的行动激励。
目录
1.1 中等收入陷阱由来及其本质 ·2
1.2 经济增长研究的“世界观” ·8
1.3 必要条件追索的研究逻辑 ·21
1.4 基于必要条件链的政策指向 ·33
第2章 经验事实:跨越还是陷落37
2.1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之辩 ·38
2.2 谁已成功跨越,谁在陷阱中挣扎 ·46
2.3 第一经验的借鉴 ·57
第3章 问题的本质:创新转型66
3.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逻辑 ·67
3.2 发展阶段划分的不同视角 ·73
3.3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本质 ·78
3.4 后发优势耗竭与创新转型 ·88
第4章 研究范式:必要条件追索96
4.1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哲学思考 ·97
4.2 经济增长理论的困境与必要条件追索 ·104
4.3 人的行为、群体行为与激励 ·114
第5章 创新转型的必要条件链123
5.1 创新与创新过程 ·124
5.2 创新过程主线与创新群体的划分 ·129
5.3 模仿式创新与自主创新 ·136
5.4 自主创新驱动的必要条件链 ·147
第6章 创新的宏观绩效:理论与度量151
6.1 第一竞争力与创新的宏观理论 ·152
6.2 第一创新体系:结构,运作与效率 ·162
6.3 创新绩效的度量 ·172
第7章 创新转型的经验证据186
7.1 基于绩效的创新转型分析 ·186
7.2 基于投入的创新转型分析 ·197
7.3 第一创新体系的运作结构 ·202
7.4 第一创新体系的运作效率 ·213
7.5 创新人力资源的培育 ·228
第8章 创新激励与创新能力的培育241
8.1 基于创新者行为决策模型的激励因素分析 ·242
8.2 知识产权保护 ·254
8.3 鼓励创新的包容性市场 ·259
8.4 教育与创造力的培育 ·267
8.5 制度与文化 ·270
第9章 创新能力培育的比较分析276
9.1 科学研究质量的比较 ·277
9.2 专利质量的比较 ·283
9.3 企业创新能力与研发投入比较 ·291
9.4 市场包容性与科技人力资源可得性比较 ·306
9.5 教育投入的比较 ·314
第一0章 中国创新转型的政策指向320
10.1 创新转型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第一路径 ·320
10.2 中国实现创新转型的关键障碍 ·329
10.3 中国实现自主创新驱动的政策指向 ·337
参考文献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