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就业变革:数字商业与中国新就业形态

封面

作者:张成刚

页数:148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08726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的数字商业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包括靠前劳工组织等靠前机构在内的优选关注。作为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就业人口总量7.8亿人的巨型劳动力市场,中国劳动力市场微小的变化,在优选范围内也会是规模超凡的巨大变化,更不用说数字商业模式带动出现新就业形态这样巨大的变革。中国在新就业形态发展中的走向和选择,既会对世界其他国家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也可以对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启示。

作者简介

张成刚,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讲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新就业形态、劳动力市场政策评估等研究,先后承担国务院、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

本书特色

本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 张小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陆铭,滴滴发展研究院院长冯馨联合推荐。
本书描述和分析了中国数字商业模式下产生的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趋势、类型和特征,包括了在中国制度环境中,对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法律地位的详细描述。展示了中国和新就业形态相关的五个典型案例,显示了平台运营公司和法院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提供了有关如何利用和发展新就业形态并应对新就业形态的挑战的政策建议。
广告语(必填):张小建、曾湘泉、高红冰、陆铭、冯馨等著名学者联合推荐,中国平台经济、新就业趋势研究重要作品。

在经济技术激烈变革的新时代,新就业形态的产生和发展带来就业格局的重大变化。本书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为出发点,以由此带来的新问题为导向,结合实证分析,提出见解和建议,对认识和推进新就业形态有重要参考价值。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 张小建

本书是作者长期开展新就业形态研究的成果,也是借此向世界讲好中国就业故事的有益尝试。相信读者将通过本书,知晓中国就业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新走向。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曾湘泉

数字商业模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作为阿里巴巴“活水计划”优秀学者,张成刚博士的著作全面论述了这种快速发生的变化,并为全世界了解中国就业提供了窗口。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高红冰

本书对中国数字商业模式所产生的新就业形态进行了全景式刻画和分析,迈开了相关研究的一大步。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铭

本书作者长期在新就业形态第一线调研,他的这本著作内容详实、案例新颖,提供了大量关于中国新就业形态发展的一手资料。希望本书成为了解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的一个窗口。
——滴滴发展研究院院长 冯馨

目录

前 言 001
第一章 中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现状 001
第一节 新就业形态的就业规模 003
第二节 新就业形态对就业的影响 012
第三节 新就业形态对现行政策的挑战 017
第二章 中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趋势 021
第一节 中国数字商业模式的崛起 023
第二节 新就业形态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解释 029
第三节 中国新就业形态的公共政策 033
第三章 新就业形态的类型与特征 043
第一节 中国新就业形态的类型 045
第二节 中国新就业形态的特征 051
第三节 新就业形态与劳动者法律地位 061
第四章 数字商业模式下新就业形态的典型代表 067
第一节 滴滴出行:双边平台中的车主 069
第二节 阿里巴巴:生态化的就业链 077
第三节 猪八戒网:众包与在线劳动力市场 084
第五章 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例及分析 089
第一节 典型案例及法律关系的表征 092
第二节 平台运营企业:事实上存在管理 098
第三节 法院:劳动权益保护与数字商业发展 112
第六章 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建议 117
第一节 利用新就业形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19
第二节 加强新就业形态中劳动者社会保护 121
第三节 适应新就业形态模式的发展 124
第七章 结 论 129
参考文献 135
后 记 141
就业变革数字商业与中国新就业形态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就业变革:数字商业与中国新就业形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9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