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研究

封面

作者:陈丛兰著

页数:36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109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居住,是人类生活很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我国素有“安居乐业”的传统说法,杜甫有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悲悯众生之情。因此,对住所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当前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领域,而少有哲学的关怀。作为人的居所,人文的关怀应该是放在首位的。书稿从伦理学角度切入,深入探讨当代我国居住伦理问题。本书首先探讨了我国居住伦理中的精神传统——天人合一的居住本体论、安居乐业的人生幸福论等;而后探讨了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现实样态——传统式的居住伦理、依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居住伦理等;由此引申出建设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居住需求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很终应该塑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达成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的居住伦理,形成居住生活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

作者简介

陈丛兰,女,1973年生,1992-1996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英语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2005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起任教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居住伦理研究等。发表论文有:《居住需求伦理的本质与功能探论》(《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6期)、《当代中国居宅伦理的价值透视》(《求索》2018年第5期)等。著有:《西方看中国:18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本书特色

居住,是人类生活最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我国素有“安居乐业”的传统说法,杜甫有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悲悯众生之情。因此,对住所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当前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领域,而少有哲学的关怀。作为人的居所,人文的关怀应该是放在首位的。书稿从伦理学角度切入,深入探讨当代我国居住伦理问题。本书首先探讨了我国居住伦理中的精神传统——天人合一的居住本体论、安居乐业的人生幸福论等;而后探讨了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现实样态——传统式的居住伦理、依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居住伦理等;由此引申出建设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居住需求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应该塑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达成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的居住伦理,形成居住生活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

目录

伦理而诗意的栖居——《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研究》序绪论 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研究的视角、方法和价值第一章 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精神传统 第一节 天地人合一的居住本体论 第二节 安居乐业的人生幸福论 第三节 “山水人和”的居住环境论 第四节 “合外内之道”的居住价值论第二章 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现实观照 第一节 传统型居住伦理 第二节 追随型居住伦理 第三节 享乐型居住伦理 第四节 发展型居住伦理第三章 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始基:居住需要伦理 第一节 “居住需要”与“居住需要伦理 第二节 居住需要构成居住伦理的本始要素 第三节 居住需要确证着生活伦理的本质 第四节 居住需要凝聚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四章 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场域:居住空间伦理 第一节 居住空间的三重伦理维度 第二节 适度:居住建筑的应有之义 第三节 和谐:居住环境的价值所指第五章 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核心:居住人际伦理 第一节 居住伦理与家庭伦理关系的重叠 第二节 居住伦理与邻里伦理关系的开展 第三节 居住伦理与“陌生人”伦理关系的应对第六章 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的精神:居住价值伦理 第一节 安居:塑造家园意识 第二节 善居:建构家园认同 第三节 乐居:追求“诗意栖居第七章 居住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与建构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居住伦理的影响 第二节 政府调控对居住伦理的建构与引导 第三节 文化建设对居住精神的培育与陶铸第八章 美好生活、民族复兴与当代居住伦理建设 第一节 “住有所居”与执政伦理的价值基座 第二节 “居有所安”体现社会伦理的价值关怀 第三节 “居有所乐”与民族复兴伦理的价值指向 第四节 建设居住伦理,共创美好生活结束语 建设中国特色的居住伦理学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当代中国居住伦理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9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