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苏永伟
页数:224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18088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城市化率在2016年已达到57.35%(国家统计局,2017),比1999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驱使下,我国失地农民每年以3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中国社科院报告,2011)。这一变化一方面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维持传统生计的“命根子”——土地,使得失地农户的生计模式较失地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广大的失地农户正在经历生计模式的转型。那么,失地前后农户的生计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特征有哪些?生计模式的转型对失地农户的生计结果有何影响?哪些是促使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关键因素?为促使失地农户生计转型顺利进行,应提出哪些对策建议?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事关我国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以及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失地农户生计转型及其影响因素为主线,通过对湖北省襄阳市、黄冈市、江西省九江市等地的实地调研,充分把握失地农户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失地农户采用的生计模式类型、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特征以及生计模式转型对生计结果的影响;选用Logit模型对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根据前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苏永伟,女,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CSSCI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具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经历。
本书特色
我国城市化率在2016年已达到57.35%(国家统计局,2017),比1999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驱使下,我国失地农民每年以3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中国社科院报告,2011)。这一变化一方面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维持传统生计的“命根子”——土地,使得失地农户的生计模式较失地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广大的失地农户正在经历生计模式的转型。那么,失地前后农户的生计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特征有哪些?生计模式的转型对失地农户的生计结果有何影响?哪些是促使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关键因素?为促使失地农户生计转型顺利进行,应提出哪些对策建议?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事关我国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以及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失地农户生计转型及其影响因素为主线,通过对湖北省襄阳市、黄冈市、江西省九江市等地的实地调研,充分把握失地农户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失地农户采用的生计模式类型、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特征以及生计模式转型对生计结果的影响;选用Logit模型对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根据前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目录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失地农户生计资本变化
第一节 样本选取基本情况
第二节 失地农户自然资本变化
第三节 失地农户人力资本状况
第四节 失地农户物质资本变化
第五节 失地农户金融资本变化
第六节 失地农户社会资本变化
第三章 失地农户生计策略的转变
第一节 失地农户劳动力投入策略变化
第二节 失地农户土地利用策略变化
第三节 失地农户生产投入策略变化
第四节 失地农户消费策略变化
第四章 失地农户生计模式及转型
第一节 失地农户生计模式划分
第二节 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特征分析
第三节 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对生计结果的影响
第五章 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失地农户生计模式转型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附录 全部样本农户采用各种生计模式的类别及相应户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