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清洁煤电近零排放技术与应用

封面

作者:王树民著

页数:18,257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306010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清洁煤电近零排放的提出背景、排放标准、技术路线、数据监测、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框架设计和内容编排, 书中介绍了清洁煤电近零排放标准, 即燃煤电厂烟尘、SO2、NOx的排放浓度限值达到中国现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 规定的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即烟尘排放浓度5mg/m3、SO2排放浓度35mg/m3、NOx排放浓度50mg/m3) 的煤电新标准 (本标准中涉及的指标未包括CO2等温室气体) ; 介绍了清洁煤电近零排放的原则性技术路线 ; 介绍了近零排放技术路线在不同等级燃煤机组上的工程应用效果, 尤其是典型燃煤机组在不同负荷、不同煤质及长时间等运行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性 ; 介绍了300-1000MW燃煤发电机组近零排放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作者简介

王树民,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先后在水利电力部华北电业管理局、张家口发电总厂、中国华北电力集团、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公司、神华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单位工作,长期从事燃煤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大型燃煤电站近零排放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课题“燃煤烟气中多种重金属污染物的联合控制技术与示范”。

出版专著5部,主持制定清洁煤电企业技术标准6项,发表期刊论文1O余篇,获授权专利12项。主持完成的“大型燃煤电站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改性飞灰深度脱除燃煤烟气中重金属汞技术及应用”等项目,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组织完成100余台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工程,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本书特色

本书以清洁煤电近零排放为研究对象,从其提出背景、排放标准、技术路线、监测监督、 工程案例,以及新技术的试验研究、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内容编排,系统阐述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实现近零排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录

目录丛书序序一序二前言缩略词及符号说明第一章 近零排放的源起 1第一节 能源及电力发展 2第二节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减排迫切性 15第三节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1第二章 近零排放的标准 24第一节 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5第二节 中国和世界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0第三节 燃煤电厂和燃气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4第四节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标准的提出 36第三章 近零排放的技术 39第一节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 40第二节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技术路线的提出 68第三节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技术应用效果 71第四节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技术经济性 76第五节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技术适应性 80第四章 近零排放的数据监测监督 83第一节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第三方监测 84第二节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CEMS 在线监测 107第三节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督 120第五章 近零排放的工程实践 124第一节 不同等级燃煤机组近零排放技术方案 125第二节 不同等级燃煤机组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 141第三节 不同等级燃煤机组不同负荷污染物排放 146第四节 不同等级燃煤机组长周期运行污染物排放 157第五节 近零排放燃煤机组煤质变化影响 178第六节 近零排放燃煤机组重金属汞污染减排特性 180第七节 近零排放燃煤机组PM2.5和SO3减排规律 187第六章 近零排放技术新的试验研究 193第一节 近零排放全流程控制新平台(50000m3/h烟气中试平台) 194第二节 近零排放中试平台新技术试验研究 200第三节 近零排放“1123”新排放标准探索 213第七章 近零排放的经济社会效益 217第一节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的环境效益 218第二节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的经济效益 226第三节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的社会效益 234参考文献 242跋 255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清洁煤电近零排放技术与应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9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