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勇慧主编
页数:332页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80574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选题为华中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中高水平交叉学科建设项目的配套建设教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华中科技大学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形势下有一定的市场环境。
作者简介
张勇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及“武汉市3551人才工程”获得者,“湖北省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市天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3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申请专利1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副主编或参加编写国家级教材或配套教材9部。
本书特色
本实验教材主要基于交叉学科研究生高水平实验课程,该课程由三位分别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和分子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组成。该教材主要着力于基于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创新药物研究,重大疾病的基础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发现和结构生物学研究三个方面。本实验教材将紧紧围绕培养熟练掌握基础医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药理学等学科方向最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进展的交叉型创新人才展开,能够提高研究生发现前沿生物医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
第一篇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发现
第一章真菌培养/2
第一节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2
第二节真菌的培养/4
第三节真菌分离培养研究实例/12
第二章提取分离方法/25
第一节微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25
第二节微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26
第三节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研究实例/33
第四节手性分离/36
第五节手性化合物拆分研究实例/40
第三章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技术/43
第一节常规波谱解析方法/43
第二节量子化学计算方法/51
第三节化学方法/60
第四节晶体衍射方法/64
第二篇天然产物活性的虚拟筛选
第一章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77
第一节虚拟药物筛选背景/77
第二节靶点蛋白质结构的获得方法和途径/78
第三节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常用软件和天然产物数据库/81
第四节化合物活性的实验性验证方法/84
第五节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和分子对接/86
第二章天然产物驳鞍字使步峋Ъ际/94
第一节分子克隆技术和原理/94
第二节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及相关原理/97
第三节蛋白质结晶技术与原理、蛋白质共结晶技术/98
第四节研究实例:甘草次酸与11β睭SD1重组蛋白共结晶/101
第三篇活 性 筛 选
第一章化合物活性在细胞水平的筛选及检测/112
第一节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112
第二节细胞给药处理/115
第三节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检测/116
第四节细胞中相关酶活性检测/119
第五节细胞中相关蛋白水平检测/122
第六节细胞中相关蛋白转录水平检测/125
第七节细胞中蛋白间相互作用水平检测/129
第八节细胞中相关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布检测/132
第九节FRET技术/134
第二章活性化合物在小鼠体内作用效果及机制/137
第一节小鼠饲养及动物模型选择/137
第二节小鼠给药方法/149
第三节小鼠行为学检测/153
第四节小鼠血样及组织取材/158
第五节小鼠脑内神经元电生理检测/160
第六节小鼠组织中相关酶活性、蛋白质水平检测/166
第七节组织形态学检测/166
第四篇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全合成、仿生合成和结构修饰
第一章天然产物全合成/180
第一节天然产物的结构确认/180
第二节天然产物结构修正/185
第三节天然产物样品制备/190
第四节丰富有机化学理论/197
第二章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203
第一节细胞松弛素的仿生合成/204
第二节Hyperjaponols A—C的仿生合成/208
第三节Homodimericin A的仿生全合成/211
第四节天然产物paeoveitol的首次仿生合成/212
第五节一锅法全合成具有复杂环结构的portentol/213
第三章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或简化/215
第一节简化分子结构和增加代谢稳定性/215
第二节减少手性碳原子/216
第三节增强活性/217
第四节改善物理化学性质/218
第五篇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第一章绪论/228
第一节真菌天然产物合成通路研究/228
第二节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新天然产物的发现/240
第二章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247
第三章真菌总RNA的提取及逆转录PCR/253
第一节真菌总RNA的提取/253
第二节逆转录PCR(RT睵CR)/255
第四章基因克隆及敲除盒的构建/258
第一节基因片段扩增/258
第二节基因敲除盒的构建/261
第五章丝状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264
第一节丝状真菌原生质体制备/264
第二节基因敲除盒的原生质体转化/267
第六章生物合成基因的异源表达/273
第一节双酶切法表达载体构建/273
第二节In睩usion技术载体构建/278
第三节Golden Gate技术构建表达载体/281
第四节表达载体的酵母转化/283
第七章天然产物体外酶促生物转化/287
第一节大肠杆菌中蛋白过表达和纯化/287
第二节酵母中蛋白过表达和纯化/290
第三节异戊烯基转移酶(PT)生化功能的鉴定/292
第四节化学酶法合成/295
第六篇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药物的研究开发
第一章从真菌中开发新药的方式/301
第二章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的新药研究开发的阶段/306
第一节新药研究阶段/306
第二节新药开发阶段/307
第三章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的新药研究的方法及需注意的问题/310
第一节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的新药研究过程/310
第二节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新药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11
第四章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的新药研究的实例/313
第一节新药芬戈莫德的研究开发/313
第二节从土曲霉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的先导化合物/323
第一章真菌培养/2
第一节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2
第二节真菌的培养/4
第三节真菌分离培养研究实例/12
第二章提取分离方法/25
第一节微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25
第二节微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26
第三节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研究实例/33
第四节手性分离/36
第五节手性化合物拆分研究实例/40
第三章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技术/43
第一节常规波谱解析方法/43
第二节量子化学计算方法/51
第三节化学方法/60
第四节晶体衍射方法/64
第二篇天然产物活性的虚拟筛选
第一章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77
第一节虚拟药物筛选背景/77
第二节靶点蛋白质结构的获得方法和途径/78
第三节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常用软件和天然产物数据库/81
第四节化合物活性的实验性验证方法/84
第五节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和分子对接/86
第二章天然产物驳鞍字使步峋Ъ际/94
第一节分子克隆技术和原理/94
第二节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及相关原理/97
第三节蛋白质结晶技术与原理、蛋白质共结晶技术/98
第四节研究实例:甘草次酸与11β睭SD1重组蛋白共结晶/101
第三篇活 性 筛 选
第一章化合物活性在细胞水平的筛选及检测/112
第一节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112
第二节细胞给药处理/115
第三节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检测/116
第四节细胞中相关酶活性检测/119
第五节细胞中相关蛋白水平检测/122
第六节细胞中相关蛋白转录水平检测/125
第七节细胞中蛋白间相互作用水平检测/129
第八节细胞中相关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布检测/132
第九节FRET技术/134
第二章活性化合物在小鼠体内作用效果及机制/137
第一节小鼠饲养及动物模型选择/137
第二节小鼠给药方法/149
第三节小鼠行为学检测/153
第四节小鼠血样及组织取材/158
第五节小鼠脑内神经元电生理检测/160
第六节小鼠组织中相关酶活性、蛋白质水平检测/166
第七节组织形态学检测/166
第四篇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全合成、仿生合成和结构修饰
第一章天然产物全合成/180
第一节天然产物的结构确认/180
第二节天然产物结构修正/185
第三节天然产物样品制备/190
第四节丰富有机化学理论/197
第二章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203
第一节细胞松弛素的仿生合成/204
第二节Hyperjaponols A—C的仿生合成/208
第三节Homodimericin A的仿生全合成/211
第四节天然产物paeoveitol的首次仿生合成/212
第五节一锅法全合成具有复杂环结构的portentol/213
第三章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或简化/215
第一节简化分子结构和增加代谢稳定性/215
第二节减少手性碳原子/216
第三节增强活性/217
第四节改善物理化学性质/218
第五篇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第一章绪论/228
第一节真菌天然产物合成通路研究/228
第二节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新天然产物的发现/240
第二章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247
第三章真菌总RNA的提取及逆转录PCR/253
第一节真菌总RNA的提取/253
第二节逆转录PCR(RT睵CR)/255
第四章基因克隆及敲除盒的构建/258
第一节基因片段扩增/258
第二节基因敲除盒的构建/261
第五章丝状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264
第一节丝状真菌原生质体制备/264
第二节基因敲除盒的原生质体转化/267
第六章生物合成基因的异源表达/273
第一节双酶切法表达载体构建/273
第二节In睩usion技术载体构建/278
第三节Golden Gate技术构建表达载体/281
第四节表达载体的酵母转化/283
第七章天然产物体外酶促生物转化/287
第一节大肠杆菌中蛋白过表达和纯化/287
第二节酵母中蛋白过表达和纯化/290
第三节异戊烯基转移酶(PT)生化功能的鉴定/292
第四节化学酶法合成/295
第六篇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药物的研究开发
第一章从真菌中开发新药的方式/301
第二章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的新药研究开发的阶段/306
第一节新药研究阶段/306
第二节新药开发阶段/307
第三章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的新药研究的方法及需注意的问题/310
第一节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的新药研究过程/310
第二节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新药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11
第四章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源的新药研究的实例/313
第一节新药芬戈莫德的研究开发/313
第二节从土曲霉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的先导化合物/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