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极低频与超低频无线电技术/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封面

作者:陆建勋

页数:428

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61246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极低频与超低频无线电技术》共分7章。在章概述中说明极低频和超低频的定义,主要性能和特点;第2章介绍了极低频与超低频天线的设计与测量;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极低频与超低频无线电波的传播和相关理论计算;第4章介绍了噪声与干扰分析;第5章介绍了极低频与超低频信号的人工产生及大功率发射机的原理与设计;第6章介绍了极低频与超低频信号的接收、调制与解调的原理与设计;第7章了介绍极低频与超低频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简介

陆建勋:1951年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组)毕业,历任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工程师,中国舰船研究院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舰船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空军建设发展院士顾问,工信部无线电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高级顾问。获国家海洋局“终身奉献海洋”奖。无线通信工程专家,主要从事高频到极低频波段的无线通信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低频探地(WEM)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技术首席。

本书特色

《极低频与超低频无线电技术》共分7章。在第1章概述中说明极低频和超低频的定义,主要性能和特点;第2章介绍了极低频与超低频天线的设计与测量;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极低频与超低频无线电波的传播和相关理论计算;第4章介绍了噪声与干扰分析;第5章介绍了极低频与超低频信号的人工产生及大功率发射机的原理与设计;第6章介绍了极低频与超低频信号的接收、调制与解调的原理与设计;第7章了介绍极低频与超低频的应用与发展。

目录

第 1章 概述 í

1.1 极低频与超低频的定义 í

1.2 极低频与超低频的基本特性 í

1.3 极低频/超低频电磁波的近区、远区、波导区分析 í

1.4 天线的辐射方向与近区、远区、波导区的关系 í

1.5 天线的极化方向与处理 í

1.6 电磁法探测地质的基本原理 í

1.7 极低频/超低频用于地质探测的原理与方法 í

第 2章 极低频与超低频天线 í

2.1 发射天线 í

2.2 接地系统的设计 í

2.3 发射天线系统性能的测量 í

2.4 接收天线 í

第3章 超低频和极低频电磁波的传播 í

3.1 地面上空四种偶极子产生的近距离电磁场 í

3.2 电磁波波导传播理论 í

3.3 地-电离层波导内垂直电偶极子和水平电偶极子的电磁场公式 í

3.4 椭圆极化波和地面上的合成水平电磁场 í

3.5 电磁场的方向性及其控制 í

3.6 发射台产生的电磁场 í

3.7 超低频和极低频电磁波理论的应用分析

第4章 噪声与干扰分析 í

4.1 研究概况 í

4.2 大气噪声的来源 í

4.3 大气噪声时域特征 í

4.4 噪声幅度统计特征 í

4.5 与传播相关的噪声特征 í

4.6 大气噪声强度统计特征 í

4.7 大气以外的其他干扰来源 í

4.8 工业噪声 í

4.9 电磁辐射与电磁兼容问题 í

4.10 大功率人工发射源的近场干扰分析 í

第5章 极低频与超低频信号的人工产生 í

5.1 功率器件的种类与特性 í

5.2 极低频/超低频功率信号的产生 í

5.3 功率合成 í

5.4 天线匹配调谐 í

5.5 国外常用地质探测发射机介绍 í

第6章 极低频与超低频接收与处理技术 í

6.1 水下通信系统 í

6.2 电磁法探测接收系统 í

6.3 海洋电磁探测接收系统 í

6.4 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 í

6.5 低频段信号放大技术 í

第7章 极低频与超低频的无线电通信技术 í

7.1 甚低频、极低频与超低频军事无线通信技术 í

7.2 极低频的科学研究——国际极低频研究计划 í

7.3 地质及地球物理科学研究 í

7.4 地震预测研究 í

7.5 极低频探地(WEM)工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极低频与超低频无线电技术/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9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