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初心的力量:哈工大八百壮士事迹选编

封面

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页数:360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03846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有志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哈工大,主动选择扎根边疆、艰苦创业,为新中国工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学校赢得了“工程师的摇篮”的称号。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几乎承担全部教学和科研任务的800余人的教师队伍被称为哈工大的“八百壮士”,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教学名师、学术大家。在哈工大,“八百壮士”既是个群体的代名词,也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既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的,也是校训的践行者;既是哈工大精神的源头活水,也是哈工大精神的集中体现;既是哈工大校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也是哈工大百年发展的力量源。本书收录了部分老一辈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事迹,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激励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本书特色

★披荆斩棘,他们是新中国科教事业的先行者;拼搏奉献,他们是新时代科教兴国的开拓人…
——人民日报《哈尔滨工业大学传承“八百壮士”精神,奋斗,和祖国同频共振》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彰显着一代代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与担当。
——新华社《哈工大“八百壮士”科学报国铸丰碑》

★他们把毕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也将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不断传递。
——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哈工大“八百壮士”:传递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

★他们是一批坚守在东北一隅的知识分子,近70年来,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哈工大“八百壮士”。正是这些知识分子,用浓厚的家国情怀积淀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八百壮士”精神,让哈工大成为共和国“工程师的摇篮”。
——光明日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个群体闪耀至今,一种精神催人奋进——科学报国“八百壮士”》

★老一代奠基了哈工大精神,新生代注入新内涵,几代哈工大“八百壮士”坚守东北,不仅为百年哈工大续添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为科技资源大省黑龙江保持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提供了力量源泉。
——科技日报《薪火相传的“八百壮士”科学报国情》

★在中国高校的校训中,哈工大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流露出鲜明的工科生风格。哈工大“八百壮士”将这八个字,融入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
——中国青年报《“八百壮士”科技报国记》

目录

马祖光: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1

陈光熙:一个世纪的“爱国情”与“报国梦”/15

洪晶:物穷其理毕生尽一代师表丹心鉴27徐邦裕:一代宗师人之楷模39

雷廷权:“八百壮士”的佼佼者53

张乃通:与哈工大的61年深情63

刘永坦:为祖国筑起“海防长城”/71

王光远:阳光远照育栋梁83

黄文虎:振动专家的振动人生/95

李圭白:李圭白院士和中国的城市给水排水事业/107

王仲奇:红色院士的叶片情结19

张杰:水环境科学家的呐喊131

蔡鹤皋:我对机器人的爱一生不停/145

沈世钊: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159

杜善义:科学人生复合之才171

王子才:于无声处听惊雷/185
秦裕琨:拳拳赤子心一生强国梦/197

赵连城:材料世界不辍的耕耘者211

王铎:91岁老教授与哈工大的61载情缘223陈雨波:为草做兰为木当松231

周定:“哈工大是我一生的眷恋”/239

于梦起:不上讲台的园丁/249

张真:做人不能违背初衷255

何钟怡:师者智者达者265

金光:汗水铺就“金光大道”275

吴从炘:六十年耕耘一甲子勤谨281

袁哲俊:闪耀在工业刀具上的科技强国梦289

李庆春:山高人为峰/295

周长源:于无痕处303

黄梯云:用键盘敲响管理信息系统之歌/309

梅季魁:一生钟情哈工大/315

张自杰:一位老教授的“水墨人生”/321

刘晋春:深耕细作“老黄牛”/329

王仲仁:“球王”教授的别样人生337

陆永平: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347

王广雄:种桃种李种春风/355

后记/361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初心的力量:哈工大八百壮士事迹选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8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