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永远的丰碑

封面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页数:178页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8011651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本书特色

历史与文化的厚重,积淀成一个民族的性格,定型成民族的丰碑。 血染的忠诚、如歌的丰碑,是在阴冷潮湿的牢笼里低回,把牢底穿透的囚歌;是扬子江畔那蒙蒙江雾酿出的悲壮的船夫曲,和力的号子;是义勇军进行曲悲壮而激越的旋律伴着镣铐声,发着铿锵的节奏;是在腥风苦雨的长夜里用热血和渴盼绣成的灿烂红星和怒放的红梅;是漫山遍野如炽如炬血一般燃烧的映山红……

目录

卷首语 永远的丰碑 寒光/1

杨 殷 参与领导省港工人大罢工/1

王步文 用鲜血浇灌自由之花/3

寻淮洲 红军年轻的杰出指挥员/5

孙津川 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7

黄 ■ 为工农解放而牺牲/9

朱云卿 井冈山上扬英名/11

何 昆 李超时 前仆后继为革命/13

郝清玉 革命到底的优秀党员/15

曾士峨 为大众之生息而战斗/17

刘愿庵 用生命追求真理的优秀党员/19

郭滴人 点点滴滴为人民/21

孙玉清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战将”/23

曾日三 屡建功勋的红军高级指挥员/25

朱克靖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27

梁鸿钧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人/29

麦 新 《大刀进行曲》创作者/31

潘心元 对革命至死不移/33

古 柏 英俊奋发的红军高级指挥员/35

田波扬 陈昌甫 视死如归的革命伴侣/37

贺 昌 铁骨铮铮真英雄/39

王 光 坚贞不屈的女区长/41

吴富莲 为党捐躯的女英雄/43

武胡景 天地能知忠烈心/45

萧永智 八路军一员骁将/47

何孟雄 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49

陈海松 年轻有为的红军政委/51

田位东 枣庄“七月大罢工”领导人/53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的人/55

杨 松 党的宣传教育战线的优秀战士/57

周维炯 豫东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59

杨石魂 坚贞不屈中华魂/61

李 灿 红军中的一颗璀璨之星/63

袁文才 王 佐 井冈山上红旗飘/65

王平章 优秀的红军政治工作领导者/67

陈寿昌 为党日夜战斗/69

王泰吉 “生死利害在所不计”/71

刘亚生 “英勇牺牲的楷模”/73

郑义斋 “红色理财专家”/75

谢文锦 为革命不怕牺牲/77

宛希先 井冈山上一尖兵/79

林伟民 早期中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81

周桂生 平江勇士/83

杨克明 “一死高台志未移”/85

邓 萍 遵义城下洒热血/87

张正坤 浴血奋战为革命/89

王 良 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91

成仿吾 为准确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重要贡献/93

林育南 工人运动的优秀领导人和杰出组织者/95

徐宝珊 为革命鞠躬尽瘁/97

朱锡昂 血洒玉林功高八桂/99

黄 天 革命新文艺的开拓者/101

柳直荀 “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103

涂正坤 艰苦卓绝洒热血/105

吴克华 功勋卓著的战将/107

刘天章 坚守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109

曹大骏 忠心为党的坚强战士/111

王青士 碧血丹心照龙华/113

刘畴西 伟大英烈/115

李子洲 西北革命的播火者/117

王文明 琼崖劳动群众的领袖/119

胡幼松 潜沔农运领导人/121

罗南辉 喋血长征路上/123

陈理真 坚贞不屈血洒雨花台/125

陈浅伦 李 艮 陕南人民英勇不屈的化身/127

张谦光 从国民党“督学”到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129

李 源 在白色恐怖面前不退缩的省委书记/131

陈文杰 浙南英豪/133

嘉康杰 河东“群众领袖”/135

李子纯 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137

谢 嵩 红军的一员“虎将”/139

黄君珏 血染太行垂青史/141

雷晋乾 湘南农民运动领袖/143

李 谦 红军勇猛顽强的战将/145

汪 铭 不惧腥风血雨的优秀党员/147

王尚德 最早回陕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149

邱金辉 宁死不屈、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151

季振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53

何挺颖 井冈山时期著名军事指挥员/155

吉国桢 为党的工作尽职尽责/157

陈为人 用生命保卫中央文库的安全/159

张克侠 佩剑将军/161

钟纬剑 红军的一柄利剑/163

钱亦石 “红色教授”/165

欧阳洛 工农运动谱壮歌忠勇为党炳千秋/167

陈 奇 共产之道,一以贯之/169

毛简青 革命坚定耐艰苦/171

卢冬生 人民军队的坚强指挥员/173

俞昌准 为创造光明的新中国献身/175

钟竹筠 为党捐躯女英雄/177

节选

书摘

“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

,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

这是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烈士英勇就义前高声朗诵的自勉挽

联。这是烈士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铮铮誓言,也是烈士的高尚品质、志向和

人生观的真实写照。

王步文,原名王伟模,1898年出生于安徽省岳西县。1919年参加五四运

动,先后任安庆学生联合会委员、安徽学生联合会副会长。1921年4月,王

步文与舒传贤、许继慎、彭干臣等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

组织,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安徽省党组织最早的领导者之一。

1924一年,进入上海大学学习,并以个人身份加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中国国

民党。

1925年6月王步文赴日留学,参加组织中共东京特别支部。1927年2月,

王步文按党的要求回国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同时任国民党上海

特别市党部组织部长、上海总工会青年部部长,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

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王步文任中共安徽省委临时委员会委员,负责组织工作

,领导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积极传达和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1927

年12月领导安庆地区“一二·八”暴动。1929年任中共中央巡视员,深入皖

中、皖西等地指导工作,布置武装起义,为随后著名的皖西六(安)霍(山)武

装暴动作了组织和思想准备。1929年9月,王步文奉调到上海参加中央干部

训练班,结业后,留下主持训练班的教务工作。

1930年9月,中央决定正式成立安徽省委,王步文任省委书记兼宣传委

员。1931年4月6日由于叛徒告密,省委机关遭破坏,王步文不幸被捕。

反动当局先是以高官厚禄引诱,继而指使叛徒劝降,遭到王步文的坚决

拒绝。敌人又动用各种酷刑,将他的皮肉烧焦,筋骨打断。但王步文始终坚

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当穷凶极恶

的敌人无计可施,决定枪杀他时,王步文从容不迫地为自己写了上述自勉挽

联。

1931年5月31日,王步文拖着沉重的镣铐,带着遍体的伤痕,高唱着《

国际歌》,大义凛然地走向敌人的刑场,他慷慨激昂地对难友们说:“同志

们,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让我的鲜血去浇灌自由之花吧!”年仅33岁的

王步文就这样英勇就义了。P3-4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永远的丰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