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觉醒与沉沦

封面

作者:马勇

页数:619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201143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戊戌变法的史学专著,探讨中国知识人群体在甲午战争之后的觉醒,对维新思潮、实践的推动,着力描摹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罗振玉等人的历史形象,聚焦寻求救亡、废八股、创报刊、建京师大学堂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近代知识人的所思所为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冲突、意外。

作者简介

作者:马勇,安徽濉溪人,198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特聘或兼任教授。著有《汉代春秋学研究》《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超越革命与改良》《中国文明通论》《重寻近代中国》《重新认识近代中国》《“新知识背后”:近代中国读书人》《晚清二十年》《晚清四书》(《觉醒》《维新》《国变》《革命》)、《晚清笔记》,以及董仲舒、严复、章太炎、梁漱溟、蒋梦麟等人传记,另有论文百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戊戌变法的史学专著,探讨中国知识人群体在甲午战争之后的觉醒,对维新思潮、实践的推动,着力描摹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罗振玉等人的历史形象,聚焦寻求救亡、废八股、创报刊、建京师大学堂等重大历史事件。本书已按省局批示,经主管集团审读把关,重新申报选题后获批。

目录

OO章

成也文人,败也文人

OO节 外交新麻烦

第二节 新教育与新政治

第三节 党争与想象的保守派

第四节 多重误解误读

第五节 政变,谁的政变

第六节 变革戛然而止

第二章

康有为七上皇帝书:背景与志趣

OO节 上清帝OO书:何来维新

第二节 上清帝第二书:公车,拒和、迁都、变法

第三节 上清帝第三书:变法下手处

第四节 上清帝第四书:变法体要

第五节 上清帝第五书:亡后之图

第六节 上清帝第六书:统筹全局

第七节 上清帝第七书

第三章

康有为对儒家精神的理解与误解

OO节 综合汉宋

第二节 何来维新

第三节 “新学伪经”与“孔子改制”:OO与因袭

第四章

梁启超:维新OO旗手

OO节 爱国志士

第二节 维新导师

第三节 走向OO

第五章

严复:在救亡与启蒙之间寻求平衡

OO节 原强:怀疑传统

第二节 救亡:走西方的路

第三节 寻求富强

第四节 走进丛林

第五节 有如三保

第六节 拟上皇帝书

第七节 为什么没有被重用

第六章

从革政到革命:维新时代之章太炎

OO节 有学问的维新志士

第二节 “革政”:倡导与力行

第三节 被制造的革命家

第四节 “与尊清者游”:“客帝”与“分镇

第五节 革命的理由

第七章

罗振玉和他的朋友圈:戊戌时期

OO节 蒋黼、刘鹗与汪康年

第二节 农学会的一批朋友

第三节 《农学报》

第四节 推广新农学

第八章

“会能保国?”:戊戌知识人的集结

OO节 新文化人登台

第二节 坐而言起而行:京沪强学会

第三节 “会能保国,岂不大善

第九章

“南梁北严”:戊戌报人与报刊

OO节 “南梁”:由北而南

第二节 “北严”:《直报》与《国闻报》

第三节 《湘学报》与《湘报》

第四节 不可忽视的各地小报

第十章

何来新旧:湖南戊戌维新纪

OO节 创办湖南时务学堂

第二节 办学方针的确立与改变

第三节 异端与正统的冲突

第四节 时务学堂终结

第十一章

废八股改科举:知识人的失望与希望

OO节 废科举方案的提出

第二节 想象中的守旧者

第三节 适可而止:社会所能承受的改革力度

第四节 兼顾新旧的新科举方案

第十二章

戊戌关键:创办京师大学堂

OO节 现代新教育的提出

第二节 创办京师大学堂的动议

第三节 几份不同的创建方案

第四节 创建方案越来越明朗

第五节 对大学堂章 程的不同意见

第六节 惹是生非的总教习权限

第七节 孙家鼐改定大学堂章 程

第八节 新知识中的“生意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觉醒与沉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8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