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纳日碧力戈
页数:220页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95085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分册之一。本书从四方面对语言进行研究: 作为文化资源 (cultural resource) 的语言 ; 作为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的语言 ; 作为历史记忆的语言 ; 作为话语权力的语言。
作者简介
纳日碧力戈,国内首位人类学民族学长江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卡尔顿学院珍妮一拉斐尔伯恩斯坦人类学与东亚研究讲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关注民族/族群理论和符号人类学研究,著有《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姓名论》等。
本书特色
《语言人类学》作者以深厚广博的知识基础,向读者简明又深刻地展示了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和研究意义。从平凡的社会现象、语言差异等入手,挖掘语言背后承载的更深层的社会意义,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文字表达深入浅出,是优秀的文学人类学学术著作。
人心感物,语言乃生;人造文化,语言造人。
《语言人类学》作者纳日碧力戈长期致力于在“语言和文化之间搭桥”,把语言作为社会实践和文化资源来研究,以此视角探讨人类学的族群、仪式、社会变迁等诸多主题。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社会、历史、风俗的缩影,透过语言而探究文化发生史、人类行为史,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目录
第一节 语言人类学定位
第二节 形式、内容与意义
第三节 语言:能动和历时的多维活动
第四节 语言:指号系统
第二章 作为文化资源的语言:普遍性和相对性
第一节 萨不尔-沃尔夫假说
第二节 结构与认知
第三节 语言的文化隐喻
第四节 时间和空间
第五节 社会分类
第三章 语言的由来
第一节 达尔文的进化论
第二节 从猿到人
第三节 人脑和语言
第四节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
第四章 语言和实践
第一节 结构耦合
第二节 说话民族志
第三节 语言和行动
第四节 语言文化的翻译活动
第五章 文字的力量
第一节 关于文字的起源
第二节 文字和语言
第三节 文字的作用
第四节 超越文本
第五节 汉字文化的影响
第六章 重归语言人类学
第一节 游戏与规则
第二节 对话理论和社会行动理论
第三节 指号三性
第四节 移动符
第五节 认知语言学
第七章 语言和全球化
第一节 语言意识形态
第二节 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
第四节 “地天通”的新时代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