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邓先仙
页数:46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398818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读邓先仙的画,总觉得是在读一册祭奠80后青春的诗。好的画终归不会是哲学的说教,而应当自然而然地被诗的意境环绕。诗是讲究心象和物象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所蕴含的心象,是看似平静的期待与对未来的浅浅不安;《月光》所蕴含的心象,则是幻灭后的孤清与极力收敛的自思自叹。诗是讲究寄托和象征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画作中时常出现的彩蝶、蜻蜓、鹦鹉,物化与活化了青葱记忆的点点滴滴;传统技法娴熟的展示,掩不住曾经萌动的心灵在许多年后不露声色地重现。诗是讲究朦胧和色调的:“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画家的近作,似乎有意舍弃了早年常见的瑰艳绮丽,《冷调沙发》中,含蓄蕴藉的一面已大为发展,到《栀子黄》和《白》,虽说是点明了颜色的主题,追求的却是雾里繁花的朦胧与迷离,带着凄美、幽眇与感伤。 邓先仙想要表现的,并不是“原生态”的生活,许多状态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抽象了现实的棱角,也忽略了时间的流淌。现实中的80一代,是面临重重压力的“新中年人”,画家构筑的却似乎是这一代人在未谙世事的少年时,对于长大后生活的设想。童话中的成人世界——对于过去,那是充满憧憬的未来;对于今天,那又是不可捉摸的回忆。
作者简介
邓先仙,1980年生于南京 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2006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 2011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博士学位 现生活于杭州,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专业方向为当代工笔人物,个人创作以工笔人物为主,注重工笔人物画造型与设色的当代表达 个展: 2008年“恋素色——邓先仙工笔作品展”北京 2016年“无声”中国台北 群展: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杭州北京 “第八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银奖)杭州 2007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沈柔坚艺术奖)上海 2009年“第十一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杭州 2012年“2012青年艺术100”北京 “观念跨界·新工笔展”南京 “中国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台北 2013年“2013青年艺术100”北京 “丹青新峰——浙江省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美术提名展”宁波 2014年“同心塑美——第十三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杭州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天津 “画为心声——当代水墨邀请展”南京 “2014中国当代青年水墨年鉴展”北京 2015年“2180·中国画邀请展”南京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杭州 “走进幻象之境——2015新工笔名家邀请展”杭州 “砚边湖畔——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师精品展”杭州 2016年“首届浙江省工笔画提名展”杭州 “城市交响曲主题展——向劳动者致敬”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第一大学十周年特展”杭州 “象的空间——关于水墨图示的N种可能性”杭州 “未来形态——80后水墨大展”南京 2017年“澄怀味象——中国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作品联展”江阴 “秀水泱泱——中国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嘉兴 “南画大承——2017宣和美术馆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杭州 2018年“岁朝宓穆——浙江美术馆戊戌迎春小品画展”杭州 “以神写神——2018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造型主题交流展暨研讨会”南京 “托起未来——第七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杭州 “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邀请展”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