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天根
页数:229页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64175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涉及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之间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宗教等多个方面的交往。具体包括鸦片战争期间反映中英关系的外交照会、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廷上谕、知县与皇帝或军机处来往文书、报刊的“新闻”汇编等。
作者简介
王天根(1971—),安徽芜湖人。历史学博士,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独著《〈天演论〉传播与清末民初社会动员》《中国近代报刊史探索》(第一卷、第二卷)等六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学术月刊》、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等发表论文近百篇。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已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专题研究”等,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
本书特色
不列颠图书馆藏近代中英关系珍稀史料的内容涉及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之间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宗教等多个方面的交往。具体包括鸦片战争期间反映中英关系的外交照会、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廷上谕、知县与军机处来往文书、报刊的“新闻”汇编等,如“《南京条约》前后的《善后条约》”“《南京条约》前后的《来往文书》”“《香港船头货价纸》‘新闻’汇编”,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英军从紫禁城的军机处、圆明园等处获得的大批文件或奏折等。这批史料将有利于重新审视近代中英外交的重大课题,扩展近代中国的研究领域。本书通过对这些珍稀史料的研究,以期重建近代中英关系的历史场景。
目录
上编
传播视阈下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及其解读
道光年问台湾问题中英交涉与外交折冲——以新发现《来往文书》《台湾奏折上谕》为中心的考察
近代经济新闻价值取向及其政治语境解读——以第一份商业性中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为中心
火烧圆明园时外交照会及礼单原件等稀见史料考释——兼论恭亲王奕诉与清季政治舞台
大数据时代的珍稀史料考释及史学价值所在——不列颠图书馆藏“发信件簿”数据化处理及其反映的清帝国通讯之侧影
下编
香港船头货价纸(汇编)
发信件簿
来往文书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