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崔树强
页数:255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80622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书法的灵魂和生命,“气”被广泛运用于书法本源的探讨、书法创作的描述、书法鉴赏的表达、书法标准的确立等各个环节之中,如“气象” “气势”“气韵”等。本书对这些与书法紧密相关的众多的“气”的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学理上的说明,分为“气本” “气象” “气势” “气脉” “气韵” “神气” “气化” “逸气” “气味” “养气”等10讲。
作者简介
崔树强,江苏镇江人,北京大学博士,师从朱良志先生。曾执教于西南大学,现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任华东师范大学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研究方向为书法美学、书法史论、书法文化与国际传播、中国美学史、中国艺术批评史。书法创作以二王为宗,尤喜米芾、王铎,兼习楷隶,主张化碑入帖,推崇雄强古拙书风。
本书特色
“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书法的灵魂和生命,“气”被广泛运用于书法本源的探讨、书法创作的描述、书法鉴赏的表达、书法标准的确立等各个环节之中,如“气象” “气势”“气韵”等。本书对这些与书法紧密相关的众多的“气”的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学理上的说明,分为“气本” “气象” “气势” “气脉” “气韵” “神气” “气化” “逸气” “气味” “养气”等10讲。
目录
导论
一、“气”的语源学考察
二、“气”的哲学化过程
三、“气”向书法的渗透
第一讲 气本
一、元气淋漓:书法的宇宙感
二、一气运化:书法的整体性
三、阴阳摩荡:书法的形式感
四、血气骨肉:书法的生命感
五、告然之气:书法的人格比
第2讲 气象
一、易象:观物取象
二、动象:凡象皆气
三、书象:同自然之妙有
四、囊括万殊,裁成一相
第3讲 气势
一、动势:因动成势
二、造势(一):书亦逆数
三、造势(二):疾涩之道
四、造势(三):临见妙裁
第4讲 气脉
一、秩序性:条理脉络
二、一笔书:一气相联
三、墨之舞:飘带精神
四、生命体:筋骨血脉
第5讲 气韵
一、韵与节奏
二、垂尸之音
三、笔妙喻水
四、以时统空
第6讲 气化
一、纵浪大化
二、虚空即气
三、计白当黑
四、墨气氤氲
第7讲 气味
一、金石气
二、书卷气
三、兴味
四、玩味
第8讲 神气
一、神采为上
二、唯观神采
三、不似之似
四、神采生于运笔
第9讲 逸气
一、魏晋玄学与晋人的美
二、二王与行草书的兴起
三、从逸品到尚意
四、董其昌的“淡”
一、“气”的语源学考察
二、“气”的哲学化过程
三、“气”向书法的渗透
第一讲 气本
一、元气淋漓:书法的宇宙感
二、一气运化:书法的整体性
三、阴阳摩荡:书法的形式感
四、血气骨肉:书法的生命感
五、告然之气:书法的人格比
第2讲 气象
一、易象:观物取象
二、动象:凡象皆气
三、书象:同自然之妙有
四、囊括万殊,裁成一相
第3讲 气势
一、动势:因动成势
二、造势(一):书亦逆数
三、造势(二):疾涩之道
四、造势(三):临见妙裁
第4讲 气脉
一、秩序性:条理脉络
二、一笔书:一气相联
三、墨之舞:飘带精神
四、生命体:筋骨血脉
第5讲 气韵
一、韵与节奏
二、垂尸之音
三、笔妙喻水
四、以时统空
第6讲 气化
一、纵浪大化
二、虚空即气
三、计白当黑
四、墨气氤氲
第7讲 气味
一、金石气
二、书卷气
三、兴味
四、玩味
第8讲 神气
一、神采为上
二、唯观神采
三、不似之似
四、神采生于运笔
第9讲 逸气
一、魏晋玄学与晋人的美
二、二王与行草书的兴起
三、从逸品到尚意
四、董其昌的“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