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杜维明先生八十寿庆文集

封面

作者:陈来主编

页数:78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2123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杜维明先生是一位有着极高靠前声望的哲学家,其在“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贡献。2020年恰逢杜维明先生八十华诞。陈来先生动议并亲自担任主编,编选了33位知名学者的相关文章组成《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杜维明先生八十寿庆文集》作为送给杜先生的贺礼。     全书分“精神人文主义”“文化中国与儒道诠释”“启蒙反思与传统资源”“儒家的精神性与宗教性”“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下的商业伦理”“文明对话”等七个部分,论及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杜先生学思历程中的主要关怀。同时,这些内容也都是当今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入选文章的作者,囊括了陈来、郭齐勇、李明辉等海峡两岸很知名的中国哲学学者,保证了本书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平。

作者简介

陈来, 1952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哲学史家。师从张岱年、冯友兰。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现担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以及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兼任教授。 2015年12月30日,走进中南海怀仁堂,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主讲人。陈来先生著作等身,其专著不仅多次获得包括国家图书奖在内的国家级大奖,同时也无一例外地属于畅销和长销学术著作。

本书特色

杜维明先生是一位有着极高国际声望的哲学家,其在“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全球化发展,为促进各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019年恰逢杜维明先生八十华诞。陈来先生担任主编,编选了49位知名学者的相关文章组成《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杜维明先生八十寿庆文集》作为送给杜先生的贺礼。
全书分“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与精神人文主义”“文化中国与根源意识”“启蒙反思与全球视野”“文明对话与对话的文明”“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以及“祝寿诗文”等八个部分,论及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杜先生学思历程中的主要关怀。同时,这些内容也都是当今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入选文章的作者,囊括了海内外最知名的中国哲学研究者,保证了本书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平。

目录

目 录

前 言 陈来

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与精神人文主义

杜维明先生精神人文主义的新贡献 郭齐勇 / 003

东亚儒家传统中的人文精神 黄俊杰 / 011

儒家人文主义与宗教 李明辉 / 034

义理的体系与信仰的系统 李景林 / 047

——考察儒家宗教性问题的一个必要视点

“学”何以“成人”? 李兰芬 / 079

人文主义的精神与有“精神”的人文主义 陈立胜 / 093

何谓“境界”?试论现代中国思想界中对儒家精神性的定义 吴疆著 陈之斌译 / 103

世俗化时代的精神性人文主义:杜维明先生的学术归趣 陈赟 / 126

论精神人文主义视角下的道家信仰 陈霞 / 151

道家道教的“己群地天”一体观念 郭武 / 168

——基于 “精神人文主义 ”视域的讨论

“天人合一”的儒学阐释 孔祥来 / 181

《中庸》“配天”叙事的超越意涵 王小超 / 202

哲学,何以作为生活方式? 史少秦 / 213

——漫谈皮埃尔 ·阿多

精神人文主义的情感基础 王凯歌 / 220

——基于 “同情 ”的中西方哲学考察

首届“精神人文主义”工作坊综述 邱楚媛 / 234

文明对话的睿见与中国儒学的新形态 陶金 / 239

——首届 “精神人文主义 ”工作坊感言

文化中国与根源意识

“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 刘梦溪 / 245

——我与杜维明先生的两次对话

梁漱溟与修身之学 陈来 / 289

“物”的转变与儒学形态的演化 汪晖 / 308

宋明理学视域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 吴震 / 343

汉儒的道教 姜生 / 360

回应“钱穆之问” 杨泽波 / 372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天人合一问题的再思考

儒学史的叙述与建构反思 干春松 / 390

“道不远人”与“以人治人” 梁涛 / 416

——《中庸》“道不远人 ”章发微

孟子仁宅礼门义路说发微 关长龙 / 428

君子耻之:清初遗民学人的道德思辨与文化重建 陈丹丹 / 438

——以顾炎武、李颙、张履祥为例

作为道德形上本体的太玄 张昭炜 / 463

重思荀子的“大清明” 王正 / 481

宝黛奇缘语境中的“真假”重思 王堃 / 494

——以理学为视域

心—意—知:《大学》中的心灵结构 赖区平 / 509

先秦儒家勇德的哲学建构:对勇德的中介德性性质和生发机制的考察 王淼 / 524

启蒙反思与全球视野

杜维明的“社群”概念 东方朔 / 539

——以《论儒学的宗教性 ——对〈中庸〉的现代诠释》为中心

天人、体用关系的再反思 丁为祥 / 556

“现代”以外 吴蕊寒 / 584

——章太炎的历史哲学与启蒙反思

文明对话与对话的文明

文明传播的时代巨人 郭少棠 / 601

——敬贺维明师八十华寿

“东亚文化交涉学”的关键词 陶德民 / 604

——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视角

从儒家文化的特质看文明对话的展开 景海峰 / 621

杜维明先生与跨文化对话 林月惠 / 630

从“文明”学的角度看杜先生的“文明对话”说 吴根友 / 657

儒学与自由 陈少明 / 668

——一个仍然有待商讨的问题

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 韩星 / 680

——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对话的中国资源与现实意义

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

“生意”考 王建宝 / 699

——以仁为中心

人文通识教育与“君子力”涵养 雷博 / 725

——以“文化中国人才计划 ”为出发点的思考

儒家文化动力、心理资本与外派跨文化适应 刘高升 / 739

祝寿诗文

恭贺杜维明先生八十华诞七绝 吴根友 / 767

贺杜先生八十华诞七律 陈霞 / 768

占七律贺杜维明先生八十寿庆 彭国翔 / 769

杜西樵先生八秩寿颂七律 胡治洪 / 770

恭贺杜维明先生八十华诞七律 温海明 / 771

恭祝杜维明先生八秩华诞对联 何俊 / 772

敬祝杜公维明先生八十华诞对联 方旭东 / 773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杜维明先生八十寿庆文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8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