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强
页数:20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18072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政府干预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与互动效应研究》即是考虑微观和宏观的综合研究,并且在控制银行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与政府干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该书在理论上构建模型证明了商业银行风险与政府干预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非线性U形关系的稳健性。当然,考虑到研究非线性关系时,需要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进行深入探索,因此该书对商业银行风险与政府干预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分阶段研究:第一阶段研究政府干预与银行信贷行为的传导机制;第二阶段研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其信贷行为之间存在动态效应和反馈效应。
作者简介
曹强,男,1981年6月,安徽蚌埠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经济学博士学位,硕导,副教授,校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兼投资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应用计量经济学、商业银行理论与经营、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获奖:2015年度安徽财经大学十大科研标兵,2015年校级教学成果三等,2016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度安徽财经大学“天安青年教师奖教金”二等奖。代表性成果: [1]金融中介的发展真的导致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半参数研究”,《南京师大学报(哲学科学版)》,2014年第2期,页码:65-75。 [2]全要素生产率、政府支出与实际汇率的关系研究—基于亚洲国家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页码:77-87。 [3]金融结构与一国对外净资产—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14年第6期,页码:90-101。 [4]“长寿风险”对以房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一个博弈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页码:95-102。CSSCI [5]人民币汇率与贸易盈余:基于SVAR模型的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第9期,页码:81-94. [6]“金融结构与经常账户失衡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页码:139-150。科研项目: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净资产变动的影响因素、最优规模和动态效应研究(编号15CJY085). 其它项目:校级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一项,一般课题一项。安徽省教育厅项目一般项目一项,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
本书特色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如何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的因素中,既有微观学派(认为银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于银行的公司治理),也有宏观学派(认为银行的风险在转轨经济的国家中,宏观因素可以解释绝大部分,而本书则是综合了以上两种学派(方法)。在控制银行微观特征和宏观经济特征的情况下重点研究商业银行风险与政府干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不仅从理论上构建模型证明了非线性关系的存在,而且从实证中验证了这一非线性U型关系的稳健性,基于传导机制的分阶段研究(包括最阶段政府干预与银行信贷行为的传导机制、第二传导阶段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信贷行为的动态效应和反馈效应),解释这种非线性的原因所在。
目录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核心概念解释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分析工具
第四节 主要贡献和研究展望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第二节 相关实证文献综述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中的计量分析方法文献综述
第三章 政府干预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研究
第一节 政府干预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理论模型
第二节 政府干预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政府干预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实证研究
第一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干预与银行信贷
——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
第一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基于中介效应的进一步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行信贷与银行风险的互动效应研究
——对风险渠道的再检验
第一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附录A 商业银行分类
附录B 中国市场化指数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