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广源
页数:582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04632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说“真”。我之所以说徐广源先生这部书“真”,主要是他既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又得益于清宫档案。徐先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到中国最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宫档案,有时断时续三十年的查档经历,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清宫档案,这是一般人所难有的。他这部书的主要依据不仅来源于《清实录》《大清会典》等当年的官方重要史书,更主要的是清宫档案。在他的这部书中,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清朝史实。比如,康熙帝的孝懿皇后在皇贵妃位上生育皇八女的前后经过、死亡日期以及火化的情况;嘉庆帝的孝和皇后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闰三月秘密去西陵参加了庄妃王氏的葬礼;慈禧在咸丰帝死后,曾当过一天的懿贵太妃,比慈安晚当一天皇太后;慈安皇太后入葬时,为了能让棺椁通过,临时将东陵大红门东墙拆开了一个豁口,将定陵神道上的一座平桥栏板临时移开,加宽桥面,将慈安陵隆恩门中门的门框临时拆掉等等。这些都是一般官书中很少记载的,是他在清宫档案中找到的。所以这部书体现了“真”的特点。
二说“细”。徐广源先生这部书体现了一个“细”字,如书中关于后妃出生死亡日期,诏封、册封日期,棺椁的奉移、入葬日期,葬位等,凡是涉及时间的,都尽量精确到月、日、时,甚至几刻几分;如,慈安、慈禧在入葬时,几时几刻几分从隆恩殿内移出、几时几刻几分进入地宫、几时几刻几分将棺椁安放在棺床上、几时几刻几分关闭两道石门,都清清楚楚地作了介绍;在上徽号、庙号、谥号、确定陵名等事上,不仅把日期说得十分精确,而且有时还把当时所拟的几个方案都予以介绍。如在为顺治帝的孝惠皇后拟定谥号时,拟了“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翊圣章皇后”和“孝惠仁宪庄定端纯顺天翊圣章皇后”两个谥号;在给道光帝的孝静皇后初上徽号时,拟了“端懿”“顺祺”“康慈”“靖温”四个徽号。关于康熙帝的孝懿皇后,有的书记载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举行册立皇后礼,初十日崩逝。徐先生经过与《康熙起居注》认真核对,详细分析考证,提出了孝懿皇后于初十日上午八点举行册立皇后礼,当天下午四点崩逝,如果从册封的时间算起,她只当了八个小时皇后的观点。在这部书中,一些后妃死后的随葬品及一些后妃的葬位,如其宝顶位于第几排第几位以及地宫的规制都有所介绍。这些都是一般介绍后妃的书中很少记叙的。
三说“实”。徐广源先生的著作体现了一个“实”字,大家读了放心踏实。他所以能做到“实”,主要得益于他几十年中长期深入实地进行考察,从不主观臆断。比如在论证乾隆帝的那拉皇后入葬纯惠皇贵妃地宫、棺椁质量低劣时,徐广源先生以他亲探纯惠皇贵妃地宫、对地宫的现场考证结果作为立论基础;在论证乾隆帝的容妃即香妃就葬在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时,徐先生以他亲探地宫的经历作了说明。在讲到孝和皇后陵寝时,徐先生通过对陵寝的实地考察,总结了昌西陵规制缩减的几个方面,同时也总结出该陵的特点。在阐述为什么西太后的陵在东、东太后的陵在西的见解时,徐先生不仅有理论上的分析,而且通过现场调查,用事实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介绍同治帝的瑜妃与隆裕皇太后作斗争一事,不是仅仅引用《清稗类钞》的内容,还通过《陵寝易知》这部陵寝秘笈予以证明。这些都突显出这部书的“实”的特点。
一说“真”。我之所以说徐广源先生这部书“真”,主要是他既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又得益于清宫档案。徐先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到中国最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宫档案,有时断时续三十年的查档经历,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清宫档案,这是一般人所难有的。他这部书的主要依据不仅来源于《清实录》《大清会典》等当年的官方重要史书,更主要的是清宫档案。在他的这部书中,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清朝史实。比如,康熙帝的孝懿皇后在皇贵妃位上生育皇八女的前后经过、死亡日期以及火化的情况;嘉庆帝的孝和皇后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闰三月秘密去西陵参加了庄妃王氏的葬礼;慈禧在咸丰帝死后,曾当过一天的懿贵太妃,比慈安晚当一天皇太后;慈安皇太后入葬时,为了能让棺椁通过,临时将东陵大红门东墙拆开了一个豁口,将定陵神道上的一座平桥栏板临时移开,加宽桥面,将慈安陵隆恩门中门的门框临时拆掉等等。这些都是一般官书中很少记载的,是他在清宫档案中找到的。所以这部书体现了“真”的特点。
二说“细”。徐广源先生这部书体现了一个“细”字,如书中关于后妃出生死亡日期,诏封、册封日期,棺椁的奉移、入葬日期,葬位等,凡是涉及时间的,都尽量精确到月、日、时,甚至几刻几分;如,慈安、慈禧在入葬时,几时几刻几分从隆恩殿内移出、几时几刻几分进入地宫、几时几刻几分将棺椁安放在棺床上、几时几刻几分关闭两道石门,都清清楚楚地作了介绍;在上徽号、庙号、谥号、确定陵名等事上,不仅把日期说得十分精确,而且有时还把当时所拟的几个方案都予以介绍。如在为顺治帝的孝惠皇后拟定谥号时,拟了“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翊圣章皇后”和“孝惠仁宪庄定端纯顺天翊圣章皇后”两个谥号;在给道光帝的孝静皇后初上徽号时,拟了“端懿”“顺祺”“康慈”“靖温”四个徽号。关于康熙帝的孝懿皇后,有的书记载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举行册立皇后礼,初十日崩逝。徐先生经过与《康熙起居注》认真核对,详细分析考证,提出了孝懿皇后于初十日上午八点举行册立皇后礼,当天下午四点崩逝,如果从册封的时间算起,她只当了八个小时皇后的观点。在这部书中,一些后妃死后的随葬品及一些后妃的葬位,如其宝顶位于第几排第几位以及地宫的规制都有所介绍。这些都是一般介绍后妃的书中很少记叙的。
三说“实”。徐广源先生的著作体现了一个“实”字,大家读了放心踏实。他所以能做到“实”,主要得益于他几十年中长期深入实地进行考察,从不主观臆断。比如在论证乾隆帝的那拉皇后入葬纯惠皇贵妃地宫、棺椁质量低劣时,徐广源先生以他亲探纯惠皇贵妃地宫、对地宫的现场考证结果作为立论基础;在论证乾隆帝的容妃即香妃就葬在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时,徐先生以他亲探地宫的经历作了说明。在讲到孝和皇后陵寝时,徐先生通过对陵寝的实地考察,总结了昌西陵规制缩减的几个方面,同时也总结出该陵的特点。在阐述为什么西太后的陵在东、东太后的陵在西的见解时,徐先生不仅有理论上的分析,而且通过现场调查,用事实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介绍同治帝的瑜妃与隆裕皇太后作斗争一事,不是仅仅引用《清稗类钞》的内容,还通过《陵寝易知》这部陵寝秘笈予以证明。这些都突显出这部书的“实”的特点。徐广源先生的《正说清朝二十六后妃》一书,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朴实无华,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同时还配了许多珍贵的图片,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徐广源,满族,1946年3月出生,河北省遵化市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事清朝清陵和清朝后妃的研究。曾任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多年。现为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先后参加过裕陵(乾隆帝陵)地宫、慈禧陵地宫、容妃(香妃)地宫和纯惠皇贵妃地宫的清理工作;亲手找到了容妃(香妃)的头颅骨;亲手整理过慈禧的遗体,并探视过乾隆帝的诚嫔地宫、康熙帝皇七子淳度亲王允祐的地宫、康熙帝的皇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地宫等十几座地宫。出版专著有《清东陵史话》《清西陵史话》《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正说清朝十二帝陵》《清朝二十六后妃》《皇陵埋藏的大清史》《大清皇陵秘史》《清朝二十六后妃》《大清后妃私家相册》《大清皇陵探奇》《清宫佳丽三十人》《溯影追踪—皇陵旧照里的清史》等2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
相关资料
徐广源先生是我在清史界多年的老朋友,他是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究清朝陵寝和清朝后妃,在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工作三十年。虽然退休多年,研究工作从未停止。他曾探视、清理过乾隆帝的裕陵,慈禧陵,纯惠皇贵妃、容妃即香妃的地宫等十余座地宫,亲手找到了容妃的头骨,亲手整理过慈禧的遗体,他身上有许多传奇的经历,是一般人所没有的。他已出版有关清朝陵寝和清朝后妃的著作十余部,是目前我国在这两个研究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前些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正说”系列的书,我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是这个系列的最本,而徐广源先生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是最后一本。在这个系列丛书中,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是社会上比较受欢迎的一本,已重印了多次。
我读过徐广源先生写的许多书,他研究认真,治学严谨,查阅档案资料,亲自考察墓葬,经年累月,孜孜不倦,是一位我所敬佩的学人。
——————-阎崇年
苑洪琪
徐广源先生是我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也是我的朋友中最受我尊敬和佩服的人物之一。早在1979年4月中旬,我作为故宫博物院业务部宫廷组的一员,随故宫布展团到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帮助清东陵文物保管所(以后提升为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在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筹备一个“清代中晚期文物精品展”时,认识了在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工作的徐广源先生。当时他就已在那里工作多年,从事清朝陵寝和清朝后妃的研究,同时兼任文物保管员。在讨论展览方案和布展时,通过与他的接触,发现他对陵寝制度及对清朝帝后妃们的生前身后事了如指掌,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得知,徐广源先生的家在马兰峪,离清东陵很近,他的母亲是清朝守陵人的后代,他父亲经常给孩子们讲东陵境内各陵墓的故事。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使广源从小就对文物古迹和历史掌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陵墓群的雄伟建筑、精美的石雕和静谧的环境格外喜欢。到清东陵工作,圆了广源多年的梦。从此,他一头扎进研究清朝陵寝、后妃的海洋,悠游其中。尽管他现在已退休多年,但他对清朝陵寝和清朝后妃的研究方兴未艾,正处于大量出成果的黄金时期。现在他已经是这两个研究领域中的权威专家。回忆起来,与他相识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由于交往越来越密切,所以见面时总亲切地称他为广源。
我之所以尊敬、佩服徐广源先生,是因为在他身上有许多一般人所难具备的、令人值得学习的优点。
——————-苑洪琪
本书特色
当今社会有一种时髦的做法:就是一种商品、一个地名,往往爱与皇家挂钩,加上一个“皇”字,例如“皇宫秘方”“皇帝御酒”“皇宫御膳”“皇妃洗浴处”“皇妃出生地”等等,似乎这样就显得神秘高贵、身价倍增,就能增加魅力,就会受到世人的青睐和欢迎。北京故宫开放九十多年了,一直游人如织,久盛不衰,这是为什么?就因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皇帝、皇后、妃嫔们居住的地方,就显得神秘!人们就想看!为什么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珠格格》《甄嬛传》大受世人的欢迎,收视率那么高?就因为剧里描写的是皇家生活,描写的是后妃的生活、后妃与皇帝的关系、后妃之间的明争暗斗。人们注重皇家生活,其实更多更主要的是注重后妃。
偌大的皇宫,有无数的殿阁楼台,但皇宫里有几个男人?除了皇帝之外,就是那些还没有分府的、仍属孩童的皇子。绝大多数都是女人。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由数以千计的宫女、嬷嬷们伺候着。在数量上,女人在皇宫中占最优势,可以说皇宫是女人的世界。然而这个女人世界却被一个男人主宰着、统治着,他决定着女人的命运,这个男人就是皇帝。
当今社会有一种时髦的做法:就是一种商品、一个地名,往往爱与皇家挂钩,加上一个“皇”字,例如“皇宫秘方”“皇帝御酒”“皇宫御膳”“皇妃洗浴处”“皇妃出生地”等等,似乎这样就显得神秘高贵、身价倍增,就能增加魅力,就会受到世人的青睐和欢迎。北京故宫开放九十多年了,一直游人如织,久盛不衰,这是为什么?就因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皇帝、皇后、妃嫔们居住的地方,就显得神秘!人们就想看!为什么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珠格格》《甄嬛传》大受世人的欢迎,收视率那么高?就因为剧里描写的是皇家生活,描写的是后妃的生活、后妃与皇帝的关系、后妃之间的明争暗斗。人们注重皇家生活,其实更多更主要的是注重后妃。
偌大的皇宫,有无数的殿阁楼台,但皇宫里有几个男人?除了皇帝之外,就是那些还没有分府的、仍属孩童的皇子。绝大多数都是女人。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由数以千计的宫女、嬷嬷们伺候着。在数量上,女人在皇宫中占最优势,可以说皇宫是女人的世界。然而这个女人世界却被一个男人主宰着、统治着,他决定着女人的命运,这个男人就是皇帝。
后妃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她们一个个都是千里挑、万里选的美人,她们是美丽、温柔、端庄、贤淑、明慧的象征,她们身居高位,日近天颜、陪皇伴驾;她们每天都由许多宫女、太监伺候着,颐指气使,八面威风;她们每天锦衣玉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在她们的身上闪烁着神秘的光环,她们就如明月星光一样令人心迷神往。可是谁又知道,在这些光艳美丽的背后却是另外一种情景。在辉煌壮丽的皇宫中,在后妃之间,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彼此倾轧、互相陷害,屡见不鲜,比比皆是,闪烁着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充满着令人悚然的血雨腥风。每位后妃都有她们的苦辣酸甜、离愁悲欢、生死歌哭。
清朝皇宫与历朝皇宫相比,丝毫也不显得和谐太平。作为政治交易的筹码,十二岁就嫁给弩尔哈齐的阿巴亥,生育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位能征惯战的著名将领,最后竟被逼殉死,连葬地都不清楚;乾隆帝的继后那拉氏,就因为一时触犯了天颜,最后竟死无葬身之地,任何祭祀都没有;光绪帝的珍妃,因与慈禧政见不一,竟被害死井中。
当然也有个别后妃,不愿甘居人下、默默无闻。她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各种手段,不仅久宠不衰,而且还成功地登上了政治的最。例如太宗皇太极的庄妃本布泰(孝庄皇后),先后辅佐了顺、康两代幼主,为大清帝国的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后世子孙的敬仰。又例如慈禧,从较低级的兰贵人,最后登上了皇太后的宝座,两度垂帘,两立幼主,实际统治了中国四十八年。
近年来,大量有关清宫内容的影视剧的热播,在观众中起到了一些误导作用,以假乱了真。笔者长期从事清朝陵寝和清朝后妃的研究,从1977年就开始到中国最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宫档案,掌握了有关后妃的大量史料。这些档案都是当时后妃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这些档案中我们可以窥视到这些雍容华贵、养尊处优的美女们的另一面,反映出她们嫁入皇家的幸或不幸。
笔者从清朝二百多名后妃中选出了二十六人,她们都是清朝比较有名的、大家比较了解的,有的是争议比较大的,被误导比较多的。通过正史和清宫档案,还她们以历史真面目。
目录
目录
前言1
《正说清朝二十六后妃》值得一读
——代序一阎崇年1
志美行历六十载的徐广源
——代序二苑洪琪1
太祖弩尔哈齐的后妃
第一个得到皇后称号的女人——孝慈皇后
唯一殉死的大妃阿巴亥
太宗皇太极的后妃
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皇后
清朝皇妃中的明珠——海兰珠
顺治皇帝的后妃
失踪的皇后
当了半个多世纪皇太后的女人——孝惠皇后
绝色美女——董鄂妃
康熙皇帝的后妃
只当了两天皇后的孝懿皇后
死因不明的雍正帝生母——孝恭皇后
雍正皇帝的后妃
清朝最高寿的皇后——孝圣皇后
有自知之明的敦肃皇贵妃
乾隆皇帝的后妃
深明大义的孝贤皇后
死在冷宫的那拉皇后
谜团多多的香妃
嘉庆皇帝的后妃
唯一生过皇帝的原配皇后——孝淑皇后
以大局为重的孝和皇后
道光皇帝的后妃
死后不得安宁的孝穆皇后
死后遭受冷遇的孝静皇后
咸丰皇帝的后妃
智慧大度的慈安皇太后
晚清的独裁者——慈禧皇太后
同治皇帝的后妃
尸体不腐的孝哲皇后
敢和皇太后斗气的瑜妃
光绪皇帝的后妃
不受宠爱的孝定皇后
屈死井中的皇妃——珍妃
宣统皇帝的后妃
不知葬地的皇后——婉容
敢与皇帝离婚的淑妃——文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