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感恩怀德:感恩读本

封面

作者:华宪成

页数:211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18512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感恩”是人类社会所积极倡导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感恩怀德:感恩读本》从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感恩”概念人手,介绍了中、西方感恩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让大学生从历史的回顾中懂得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感恩怀德:感恩读本》还联系大学生的成长经历,通过对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等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善于感恩,在社会生活中怀揣一颗善良的心、感恩的心,努力做关爱社会的善事,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目录

第一章 感恩人生的必修课
第一节 感恩的内涵
一、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三、感恩是一种优良品德
第二节 中、西方感恩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一、中国感恩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二、西方感恩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第三节 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人生需要感恩
二、人人学会感恩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感恩父母,感恩师长
第一节 感恩父母
一、感恩父母赐予我生命
二、感恩父母养育我成长
三、永怀一颗感恩心
第二节 感恩师长
一、感恩师长传授知识
二、感恩师长促我前进
三、感恩师长引领航向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感恩朋友,尊重对手
第一节 感恩朋友
一、感恩朋友的理解和信任
二、感恩朋友的帮助和支持
第二节 感恩对手
一、感恩对手认清自我
二、感恩对手提升自我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感恩祖国,感谢母校
第一节 心系祖国 胸怀报国志
一、我的祖国
二、认清使命
三、志存高远
第二节 母校成长的摇篮
一、母校的精神
二、大学是实现成长到成才的重要转折
第三节 为国争光为母校添彩
一、感恩祖国乐于奉献
二、热爱母校珍惜校园生活
三、学有所成回报母校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感恩怀德:感恩读本》:  2.师长传授知识的对象特殊  师长传授知识的对象是人,准确地说,是有血有肉、有复杂情感、鲜明个性、思想变化剧烈的儿童、青年、少年或成年人。这些学生有着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特征,而且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家庭,从小到大受不同类型家庭教育熏陶而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师长传授知识过程中,每个学生既是师长传授知识的“客体”,又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学生在师长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主体身份出现,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他们会对自己和老师的关系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对于知识的接受过程会有自己的态度和目的。他们往往从自己的愿望和目的出发,主动地与师长相互联系、相互活动,同时影响着师长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他们还能够对传授知识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进行自我选择、自觉认识、自我创造,并对这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完全负责。  所以,师长面对学生,就不能像其他劳动者面对机器、电脑那样,停留在一般属性、性能的认知上;也不能等同于作者、画家面对自己作品一样,停留在依靠生活常识、想象进行创作。这就增加了师长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难度。这种复杂性和难度要求师长在传授知识时,不仅根据国家教育要求和目的教育学生,而且还要根据群体学生的年龄、性别阶段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甚至是依据单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这也要求师长,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熟悉学生的现在和过去,能根据其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推知未来的变化;不仅重视学校内教育的重要过程和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联系家长,注重“家庭——学校——社会”循环联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当学生处于儿童期时,由于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处于高度发展时期,老师们常常采用启发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进行传授知识和巩固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解决这一特殊时期学生对象的主要矛盾,耐心、细致地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行为,这就需要老师们要对儿童期的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尽自己全力去爱护、包容、呵护这些正在成长的小朋友们。当学生处于青春懵懂期时,正是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但他们由于身体的发育,往往细腻、敏感、躁动、有冲劲,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简单地认知社会、认知世界,这时需要老师们在尊重青春期学生的同时,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时的老师是最辛苦的,因为青春期的学生通过家庭教育、初级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认识这个社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感情色彩,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这时候的老师仅仅打爱心“感情牌”或疾言厉色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老师们以尊重、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反复教育,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苦心,更重要的是怎样的方式才是认知世界、社会、人生的正确方式,教会学生拨开万花筒般的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当学生处于青年阶段时,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对于几年后即将踏入的社会存在迷茫和不安,这时老师除了要传授给大学生们学科前沿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技能外,还将传授给学生们未来职场生涯中的实际技能,让他们尽快地缩短“书本知识——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掌握实践本领;更重要的是,这时候老师们还要消除大学生对未知社会莫名的迷茫和不安,教会他们正确地认知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百态人生,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所以,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谢人生中传授给我们知识、技能,人生中指导我们行进方向的老师们。对于老师们最大的感恩就是尊重他们的辛苦劳动,能够在课堂当中认真、仔细地听取老师所传授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对课堂的基本礼仪规范能够及时地执行,比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地交头接耳,有问题课后礼貌地询问老师,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及时完成,课堂讨论时间能够积极、大胆地发言。其次,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能够在课后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们学生感恩老师实际行动之一。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感恩怀德:感恩读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