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美国牧歌 》和《人性污点》)

封面

作者:史元辉著

页数:218页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17371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以美国当代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所创作的两部代表性作品《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为例, 对罗斯在作品中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进行研究。论文具体论述了罗斯在这两部小说中对于现代性社会的深刻反思, 指出了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如经典的消解、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和职业化沦落、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青年的反叛与对立在小说中的文学书写。

作者简介

史元辉,1971年生,文学博士,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以独立或第1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比较文明学评论》(Comparative Civilizations Review)、《外语教学》、《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发表论文近20篇;任副主编参编了《世界文学重构与中国话语创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任第二副主编参编了《当代世界文学史新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并撰写了其中当代美国文学章节,共计4万字;出版著作《中西文化比较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美国当代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所创作的两部代表性作品《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为例,对罗斯在作品中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进行研究。作者具体论述了罗斯在这两部小说中对于现代性社会的深刻反思,指出了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如经典的消解、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和职业化沦落、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青年的反叛和社会的分裂与对立在小说中的文学呈现。同时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了保罗?蒂利希的“最信仰”和“终最关怀”学说,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对于这些问题的应对效用和局限性,最后以梁漱溟先生对于资本主义的批评为依据,分析了中国儒学的“仁”学说对于这类社会问题的补救性意义和价值。

目录

目录

导论001

一罗斯和他的小说创作00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005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008

第一章世俗化和理性化的推动012

第一节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012

1.主体性意识的觉醒013

2.瑞典佬西摩和科尔曼的主体性意识张扬018

第二节“除魅”的过程027

第三节“上帝死了”031

第二章经典的失落037

第一节罗斯和科尔曼的困惑:经典意义的丧失037

第二节黛芬妮和科尔曼的曲解——经典的被解构 044

第三章人文知识分子的沦陷051

第一节人文学科知识的理性化051

1.西方哲学理性化的突出052

2.人文和社会学科知识的理性操作主义倾向070

第二节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和世俗化077

1.科尔曼和黛芬妮: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079

2.科尔曼和黛芬妮:人文知识分子的世俗化085

第三节科尔曼和黛芬妮——科层机构下的知识人090

1.科尔曼的“物化”倾向090

2.黛芬妮的权欲做派096

第四节科尔曼的困境——知识人的“消解”和“放逐”098

目录00
00
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

第四章“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 108

第一节“历史的终结”和“深度感的丧失”108

第二节“孤独的人群”118

第三节反抗的年轻人122

第四节社会的疏离和对立125

1.精英与大众的对立127

2.瑞典佬与女儿莫莉:资本主义与其对立面135

第五章问题的应对141

第一节现代性的伦理困境141

第二节蒂利希的药方146

1.蒂利希和他的学说146

2.“绝对信仰”和“终极关怀”的效用152

第三节社会分裂的应对156

1.哈贝马斯和他的交往理性158

2.交往理性能否应对社会分裂?159

第四节儒学的启示162

1.梁漱溟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163

2.“仁”的应对意义165

3.“仁”的主体性价值172

结语176

附录:

《垂死的肉身》: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的反抗178

垂死的肉体沉沦的灵魂

——《垂死的肉身》中体现的现代危机187

罗斯的《人性污点》:又一场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恶作剧?193

参考文献204

后记21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美国牧歌 》和《人性污点》)》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