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欧洲同性恋史

封面

作者:(法)弗洛朗斯·塔玛涅

页数:60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000592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除了揭示美、法、德三国处理同性恋问题的不同模式,还告诉大家同性恋问题并非只是性爱史的一个次要部分,它在社会形态和表现的历史上自有其地位,它作为一种吸引或反感的作用揭示一个社会的幻想和恐惧。当然,作者并不企图仅仅借助性爱来解释两次大战之间的阶段、纳粹问题和二战的发生。显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本书也不同于心理学史,尽管有时借助心理分析的假设也能说明问题。作者认为同性恋史研究应该把舆论的恐惧和政府的恐惧区别对待,也许应重新估量性幻想在社会想象中的分量。

作者简介

弗洛伦斯·塔马涅(Florence Tamagne),在法国巴黎著名的政治研究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她的第一本书《历史》(A HISTORY)以其对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独特关注而显得与众不同,它追踪了从兴旺的二十年代到法西斯反弹时期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同性恋者的演变历程。

周莽,1971年生,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研究法国中世纪文学和法语史,从事法语社科人文翻译,译有勒高夫《试谈另一个中世纪》、托多罗夫《不完美的花园》等。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是法国知名学者弗洛朗斯·塔玛涅博士论文的缩略本,依据法文版译出

分析美、法、德三国同性恋的起源、发展与演变,揭示这一群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面貌

无论是出于对同性恋问题的好奇,还是对历史、社会学的热爱,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目录

致谢

前言

引论

同性恋史:崭新而有争议的历史

同性恋研究:方法论问题

上编

短暂的辉煌:20年代,同性恋解放的年代

——介于风流浮华和积极斗争之间的同性恋者

第一章 一个神话的诞生:张扬的时代

同性恋记忆:1869-1919

同性恋的生活场景:颠覆的语言

魔幻的城市,神话的城市:约会地点的地理学

第二章 解放征程:同性恋运动的黄金时代

德国模式:群体性和斗争性

受到影响的运动:德国模式的教导

法国道路:个人主义走向末路

第三章 价值的翻覆:同性恋崇拜

被诱惑的少年:公学中的同性恋

两代同性恋知识分子

中编

内心的恐惧和欲望:矛盾的言论和典型的形象

——同性恋者,两次大战之间的类型化

第四章 意识的觉醒:同性恋身份认同的艰难建构

医学模式的传播:由外界强加的身份

成为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的要求

怎样界定女同性恋者?一种正在建构中的认同

一个同性恋社群的诞生?

第五章 打破的沉默:公众舆论中的同性恋者

偏见的负担

同性恋,时尚现象

第六章 同性恋者,政治的筹码

积极介入:政治角逐中的同性恋者

误解或者叛卖:清教思想与机会主义之间的左派

罪行的族谱:同性恋,一种“法西斯变态”?

下编

假意的宽容:30年代的镇压和回潮

——同性恋者,罪犯和牺牲者

第七章 法律面前的罪人

英国的反对(1919-1939)

魏玛时期的德国,纵容与镇压之间(1919-1933)

在自由中被监控的法国同性恋者(1919-1939)

第八章 幻梦的终结:德国模式的破灭

1933-1935:德国模式的破灭

1935-1939:反同性恋恐怖的组织

30年代末:风暴中的法国和英国同性恋者

后记 走向同性恋解放

结论 进步抑或镇压的加强?

民族的互动、趋同和特殊性

探究:两次大战之间同性恋的含义和性质

附录

表格

德国女同性恋之歌《淡紫色的歌》

德国关于同性恋的法案

卡尔·维尔纳博士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实验(1944)

缩略语表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前言

这本著作是在“巴黎政治研究学院”通过的博士论文的缩略本,论文指导导师为让一皮埃尔·阿泽玛,原名为《从运动成员、警察、司法、医疗和文学资料出发研究法国、英国和德国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的同性恋问题》,论文在1998年通过答辩。原书的许多事例都已删节,批评注解也大大缩减,另外一些认识论方面的思考也大多简化。关心这些问题的读者可以阅读原博士论文。

这本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引文。对于重构时代风貌并重新赋予那些见证以生命,这似乎是唯一的办法了。这些引文在未有法译本的情况下均由笔者本人由英文或德文译出。同时,笔者对于习惯用语在法语对应词容易让人误解的情况下,保留其原文形式,例如publicschools[公学]和Etoncrop[平头]的问题。另外一些同性恋的专门词,如Butch[女同性恋男方]或camp[同性恋的做派和装束],在法文中则是从英文原文借用的。

语言问题是研究的核心问题,而词汇的问题更是研究中经常出现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候,通常以invertis[性倒错]或pederaste[男色,指对男子特别是少年进行狎玩]来指称同性恋。在以历史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时,笔者选择重新使用这些提法,这些词反映了认同感上的细微差别,通常这正是同性恋者所要求的称谓,并无贬义的内涵。同此,在二三十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使用gays来指称同性恋就脱离了时代了。再者,为了阅读方便,我并未系统地重复使用homosexuels[同性恋者]和lesbiennes[女同性恋者]来指称这两个群体,我有时用homosexuels的普遍意义来统称两者。也许会有人责怪我的做法过于轻率,但不断地重复会使文字冗长。最后,称呼某人homosexuel[同性恋者]或lesbienne[女同性恋者]并不意味着其本人自认如此。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欧洲同性恋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