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谟炎
页数:38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117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六项原则。本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宏大深远战略、全面科学系统思想、清晰坚定底线思维,简要总结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的思想精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劳动人民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的实践探索,初步回答了新时代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现实问题。
作者简介
刘谟炎,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南昌工程学院山水林田湖草研究院院长。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研究和水利高等教育工作。曾任江西省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江西省委农工部副部长,南昌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等职。1996年6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04年4月赴德国柏林大学、2010年1月赴澳大利亚昆斯兰大学培训学习。主要著作有《传统农村经济的现代转变——理论与(中国江西)实证研究》(获江西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农村政策指南——中共中央(江西省委)1号文件研究》、《农民长久合作——万载百年鲤陂水利协会研究》(获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研究》、《追赶大学新思维》、《跨越大学新步伐》、《创新大学新特色》、《开拓大学新领域》、《美丽中国——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
本书特色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六项原则。本书以最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宏大深远战略、全面科学系统思想、清晰坚定底线思维,简要总结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的思想精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劳动人民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的实践探索,初步回答了新时代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现实问题。
目录
第一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一节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第二节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第三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二章 生态弱区矿区保青山
第一节 生态扶贫带精准扶贫
第二节 山区矿产资源可持续
第三节 生态脆弱区移民建村
第三章 流域上下协同保绿水
第一节 流域绿水青山的共生特性
第二节 流域绿水青山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流域大江大河的治理方略
第四章 流域生态经济保河流
第一节 生态型小流域建设
第二节 粮草林果夯实流域经济
第三节 河道塘库坚实经济保障
第五章 水土保持护绿水青山
第一节 水土保持演变发展
第二节 水土保持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水土保持的总体方针
第二篇 水生态文明
第一章 水安全保障
第一节 防洪抗旱保障
第二节 城乡供水保障
第三节 饮水安全保障
第二章 水管理转型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变革
第二节 洪水管理创新
第三节 河道管理转型
第三章 水文化精神
第一节 古代治水的文化精神
第二节 近代治水的开放意识
第三节 现代治水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 水利用科技
第一节 水利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
第二节 水利生态与环境技术融合
第三节 水利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
第五章 水治理制度
第一节 水法律法规
第二节 水治理政策
第三节 水治理体制
第三篇 林业多功能
第一章 林业多功能主要类型
第一节 林业生态功能
第二节 林业经济功能
第三节 林业社会功能
第四节 林业文化功能
第五节 林业碳汇功能
第二章 多功能林业显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