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研究

封面

作者:王涛著

页数:40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105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阿奎那无疑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更是西方哲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可以被毫无争议地冠以“最伟大”字样的哲学家之一。他与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在学统传续上一脉相承,构成了支撑西方思想学术殿堂的重要基石和柱梁。德性是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二位大哲学家伦理学体系的关键观念。阿奎那的德性观念或多或少体现出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点也不仅将阿奎那标识为亚里士多德的忠实信徒,更把他展示为对于后者具建树性的阐释者甚或评点家。但阿奎那的德性理论、尤其是在所谓的神圣灌输性德性方面,则在实质上并非亚里士多德的。从而当阿奎那构建自己的德性理论时,亚里士多德的四枢德(智、勇、节、义)连同信、望、爱一道,构成了质询人生之真正圆满及人生目的的主干。本书对阿奎那的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涛,武汉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先后于陕西师范大学、意大利格里高利大学(Pontificia Università Gregoriana)香港中文大学获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著有《圣爱与欲爱:保罗·蒂利希的爱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等。在《哲学与文化》、《世界宗教研究》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

本书特色

阿奎那无疑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更是西方哲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可以被毫无争议地冠以“最伟大”字样的哲学家之一。他与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在学统传续上一脉相承,构成了支撑西方思想学术殿堂的重要基石和柱梁。德性是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二位大哲学家伦理学体系的关键观念。阿奎那的德性观念或多或少体现出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点也不仅将阿奎那标识为亚里士多德的忠实信徒,更把他展示为对于后者具建树性的阐释者甚或评点家。但阿奎那的德性理论、尤其是在所谓的神圣灌输性德性方面,则在实质上并非亚里士多德的。从而当阿奎那构建自己的德性理论时,亚里士多德的四枢德(智、勇、节、义)连同信、望、爱一道,构成了质询人生之真正圆满及人生目的的主干。本书对阿奎那的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总序
序言
自序
上编 原理
第一章 自然本性(上)
——意志哲学中的“意志薄弱/不自制”
第一节 “意志薄弱”问题的经典界说
第二节 阿奎那论“不自制”
第三节 意志与意志哲学
第二章 自然本性(下)
——欲:与拉纳欲观念的比较
第一节 “欲”之三端
第二节 阿奎那对欲的界说
第三节 拉纳论欲的神学含义
第四节 欲观念的比较与反思
第三章 从自然本性走向超性恩典
——异教的罗马有无德性:“异教德性”理论
第一节 德性与德性伦理学
第二节 阿奎那对德性的分类
第三节 无恩典灌输的异教德性
第四节 异教德性相对灌输性德性:“真正但不完善的德性”
第五节 走向灌输性德性的异教德性
第六节 反思异教德性
第四章 自然本性与超性恩典的相通
——自然性向与良知
第一节 自然性向与自然本性:习性
第二节 自然性向与超性:共同本性
第三节 自然性向与情感性
第四节 自然性向与良知
第五节 自然性向对多元宗教对话与人类和平的启示
第五章 自然本性与超性恩典的联合
——爱的哲学:欲爱、友爱与圣爱
第一节 圣爱-欲爱与友爱之爱-欲望之爱
第二节 阿奎那:友爱之爱与欲望之爱
第三节 蒂利希:圣爱-欲爱的统一体
第四节 阿奎那与蒂利希爱观念的比较
下编 应用
第六章 生态伦理
——现代语境下再思中世纪思想遗产
第一节 生态伦理与生态中心论
第二节 人的灵魂与生态伦理:对阿奎那的批评
第三节 善之等阶与生态伦理:对阿奎那思想的正面发掘
第四节 上帝创造的人与生态:从阿奎那反思生态伦理
第五节 分析对阿奎那的不同评价
第六节 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生态伦理
第七章 婚姻与性伦理
——婚姻中的两性关系:传统与挑战
第一节 婚姻·圣事
第二节 房事·夫妻关系
第三节 婚姻伦理:传统与挑战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