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专题研究

封面

作者:姜同绚

页数:31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059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专题研究》是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石刻文字的搜集与整理”的子项目“唐代墓志搜集与整理”的结项成果,也是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历代石刻买地券整理与研究”和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社科一般培育项目“唐代墓志文化词语研究”的结项成果。

  《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专题研究》系统研究了已出土的唐代墓志的文化词语中的“年龄文化词语”“教育文化词语”“职官文化词语”“德政文化词语”“死亡文化词语”等,在唐代墓志文化词语的研究中,这样的研究体系可以让墓志文献研究者、汉语史工作者、词汇学研究者和文化史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唐代历史。

作者简介

  姜同绚,女,辽宁锦州人,文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碑刻文献整理与语言文字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一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一项,校级项目多项;参与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一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两项,教育部项目两项。参编著作一部。在《光明日报》《古汉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语言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唐代墓志文化词语的学术专著。唐代墓志出土数量量巨大,志文用字正俗并行,语体韵散交错,文辞浩繁,不加考释常艰涩难懂,因此,对唐代墓志词语进行深入研究是进行各种相关文史的前提。墓志具有丰富的文化內涵和史料价值,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就现有研究成果看,前人多从历史角度研究唐代墓志內容,对其中数量颇丰的文化词语的关注则很少。唐代墓志中的文化词语数量巨大,类别齐全,包括地名、年龄、教育、职官、德政、死亡、疾病、婚嫁、丧葬、军事、孝悌、宗教等类别。因此对唐代墓志中的文化词语做系统的专题研究,可以促进汉语词汇、考古及文化史提供重要的资料。本书稿以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为研究专题,对唐代文化词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唐代墓志文化词语的概貌

第一节 文化词语的界定和分类标准

第二节 唐代墓志文化词语的概貌

第二章 唐代墓志年龄文化词语

第一节 身体或生理特征类年龄文化词语

第二节 礼仪习俗类年龄文化词语

第三节 动作行为类年龄文化词语

第四节 衣物、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类年龄文化词语

第三章 唐代墓志教育文化词语

第一节 童蒙家庭类教育文化词语

第二节 教育机构、地点及设施类文化词语

第三节 科举类教育文化词语

第四节 勤学苦读类教育文化词语

第四章 唐代墓志职官文化词语

第一节 服饰生活类职官文化词语

第二节 印绶类职官文化词语

第三节 官署类职官文化词语

第五章 唐代墓志德政文化词语

第一节 官员解决百姓疾苦的德政文化词语

第二节 人民歌颂官员的德政文化词语

第三节 具有神话色彩的德政文化词语

第六章 唐代墓志死亡文化词语

第一节 含蓄委婉的死亡文化词语

第二节 忌讳心理的死亡文化词语

第三节 比喻类死亡文化词语

前言

  墓志是存放于坟墓中记载已逝者传记的石刻材料。它是将故人在世时的履历、德行、政绩、功业等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可以延家族谱、补地方志甚至续国家兴衰史。在几千年来的丧葬习俗中,墓志是多种多样的随葬品中最常见的一种器物。墓志作为后人悼念先人的文化器物,一方面表达对逝者的哀念之情,另一方面记载逝者的生平事迹,侧重于歌功颂德,因而不乏夸张的成分。墓志发展到唐代,其形制、文体都已成定式,内容最为完备,数量亦最大。唐代墓志文献作为中古汉语的研究语料,已经悄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对汉语史的研究价值正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发掘。

  唐代墓志出土数量巨大,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史料价值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志文用字正俗并行,语体韵散交错,文辞浩繁。如果不加考释,内容艰涩难懂,因此,对唐代墓志词语进行深入考释是进行相关文史研究的前提。可以使我们比较顺畅地解读当时社会的语言文字、礼制习俗、乡土地理、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

节选

《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专题研究》:

  一、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最为丰富复杂,所谓文化,当以历史、传统为重点,因此表现民族历史文化的古代文化词语,也当然应成为文化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面。而由于历史的变异、时间的久隔,对于古代文化词语,首要和基础的是解决语义训释,即训诂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某一时期词汇的遗存,可以窥见该时期的文化面貌和文化特征。

  唐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繁荣期,也有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佛道的盛行、民族融合的加速、社会制度的改革,这些都给传统的丧葬习俗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墓志词语中多有体现。丧葬习俗词语又是汉语词汇的重要成分,对丧葬词语的全面研究,又可以为汉语词汇系统和词汇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基于以上多方面的考虑,我们选择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言角度来探讨唐代的社会面貌、社会属性,研究唐代人的生活习俗。

  在描述墓志文化词语的时候,我们尽量揭示出文化词语包含的各种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词语形成的历史背景,这固然可以拓展词汇学的研究领域,为汉语文化词语的研究提供实证材料,更重要的是为研究历史、宗教、民俗、思想文化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我们选出的大量文化词语,可以为中国文化史、教育史、职官史、丧葬史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相信这些材料会为历史文化研究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语言研究价值

  从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中,可以看出汉语词汇所具有的系统性,是一个大的语义场。在这个场下又是很多个不同层级的子场。其主要表现在同义聚合、同根聚合和关系聚合上。第一章对文化词语进行分类,第二至七章对唐代墓志文化词语分类分析进行考证。目的就是试图展示墓志文化词语的语义系统,以及这个系统的构成表现情况。本书对唐代墓志中的文化词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取出墓志里的全部文化词语进行分析解释和具体研究,其成果可以为研究汉语词汇史和汉语文辞书的编撰提供真实、具体、科学可靠的材料。

  (一)音节结构调查

  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不论词和短语,按其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四大类: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单音节词语只有零星的几个,不到1%,双音节词语最多,约占总数的90%;其次三音节词语和四音节词语占9%左右。双音节词语最多,四音节词语次之,三音节和单音节词语最少。许多学者都以实际统计的资料,证明了汉语复音化这一趋势。上面我们分析了五类文化词语,虽只选取了几类文化词语的一部分词语进行分析,但对唐代时期复音词在整个词汇中所占的比例,也可略见一斑。这不仅与整个汉语的发展趋势有关,和墓志这种文体、唐朝时期的文风和构词法的发展变化都有关系。

  (二)构词方式的统计

  构词法属于语法的范畴,但对词汇也关系极大,各个历史时期构词法的不同,明显地影响到各个时期词汇的面貌。构词法是丰富词汇和以新的词汇单位充实词汇的基本方法。所以要了解一个时期的词汇面貌,就要考察其词语的构词法。

  本书研究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主要研究了五类文化词语,分析其双音节词的构词法,其构词法全是复合法,其语素合成的方式有四种: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和主谓式。没有发现补充式词语。

  偏正式词语最多,联合式词语次之,动宾式和主谓式都很少。这与汉语复合词构词方式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唐代墓志中多用有文化义的单音节词作修饰限定性语素,加上带有文化词语的语素,或由两个同义、近义语素,组合成词语。动宾式合成词已经不少,但总体数量仍然有限。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唐代墓志文化词语专题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