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丹尼尔A.休斯(DanielA
页数:2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116271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心理学家们已经证明,依恋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以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关系为中心,向父母提供了一套以依恋关系为核心的育儿方法,引导家长从安全感、亲子互动、父母依恋史、家庭氛围、沟通、情感联结、反馈方式等侧面,去帮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保持和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坚实基础。本书是写给所有父母的指南,也是所有临床心理医师和养育指导师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关爱孩子、管教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不管他们面对的孩子是3岁、7岁、13岁还是17岁。本书介绍了如何对孩子设定规则、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和困难,也能向他们传递安全、乐趣、喜悦和爱。
作者简介
丹尼尔 A.休斯(Daniel A. Hughes)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安维尔市临床心理学家,专门研究儿童及其家庭的心理治疗。他还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和澳大利亚各地提供临床培训和督导,并就其研究的聚焦依恋的治疗和养育工作进行展示。著有《依恋关系的建立》(第2版)和《聚焦依恋关系的家庭治疗》。
本书特色
心理学家们已经证明,依恋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以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关系为中心,向父母提供了一套以依恋关系为核心的育儿方法,引导家长从安全感、亲子互动、父母依恋史、家庭氛围、沟通、情感联结、反馈方式等侧面,去帮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保持和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坚实基础。
本书是写给所有父母的指南,也是所有临床心理医师和养育指导师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关爱孩子、管教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不管他们面对的孩子是3岁、7岁、13岁还是17岁。本书介绍了如何对孩子设定规则、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和困难,也能向他们传递安全、乐趣、喜悦和爱。
目录
序 言 建立联结还是纠正行为
关注依恋关系的养育方式给父母哪些启发
译者序
第一章 什么是依恋关系?
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依恋关系的?
关于依恋关系的一些背景知识 /001
与依恋相关的概念 /004
依恋理论中的关键词 /007
依恋养育的核心原则 /009
第二章 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 / 012
安全感的修复/ 017
维持安全感的阻碍 / 019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023
第三章 了解主体间性
童年时的主体间性 /030
主体间性的三大特点/ 032
主体间性发展及其影响的实例 /035
修复主体间性 /043
影响主体间性的另一种障碍 /046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048
第四章 认识你自己的依恋史
发展自主型依恋 / 052
重建依恋模式 / 054
重建依恋模式的障碍/ 058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059
第五章 建立PACE态度
游戏心态/ 068
接纳 / 075
好奇心/ 083
同理心/ 091
PACE,以爱相伴/ 096
第六章 沟通
培养沟通能力 / 102
12个沟通技巧 / 110
改善沟通方式 / 111
影响沟通的因素 / 112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116
第七章 情感联结
培养情感能力/121
培养应对特定情感的能力 / 126
阻碍情感能力发展的因素/ 134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 136
第八章 反思
培养反思能力 / 143
反思优点和弱点 / 150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 154
第九章 关系修复
促进关系修复 / 160
影响关系修复的障碍 / 171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 173
第十章 减少依恋抗拒
依恋抗拒型孩子的特点 / 179
减少依恋抗拒 / 180
陪伴而非孤立 / 188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 191
另一段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 195
参考文献 / 199
节选
《爱与教养的双人舞:聚焦依恋关系的养育方法》:创伤当孩子突然经历强烈的恐惧(如被狗追或被狗咬伤)、疼痛(如手术或一场严重的疾病)或虐待(可能来自熟人或者陌生人)时,他的安全感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同时还有发生创伤反应的风险,这可能也会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安全型依恋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感,或能更好地应对恐惧或痛苦,还能对创伤反应起到了最佳的防护作用,也会促使孩子最快地解决已经发生的创伤反应。如果孩子能够依赖的依恋对象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不得不独自面对时,那么强烈的痛苦会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既能够感受到父母在面对创伤事件时对他的支持,又能体会到父母相信他能在父母帮助下处理好创伤,这两点非常重要。如果他觉得父母担心他“永远不会恢复”,他就非常有可能“永远不会恢复”。如果父母相信他会恢复,他就真的更有可能恢复。突然发生的恐惧事件之后,孩子将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身体上的失调,可能会痛哭、尖叫、颤抖以及会有重复的动作和表情。在这种时候,对于父母来说接纳孩子这种强烈的情绪状态和身体反应,并陪在他身边,会更有帮助,而不是立刻通过再三保证来试图说服孩子摆脱恐惧,力劝他冷静下来,或者把他从恐惧中惊醒。和孩子在一起,在情绪上和身体上都与孩子保持一致并随时调整,就可能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安全感,使他能够放心地用情绪和身体去表达他所感受到的恐惧。这能够帮助他通过自己的动作和情绪表达来逐渐释放恐惧。通过这一过程,父母能够“协同调整”孩子的失调状态,关于这一点在第八章中将进一步讨论。父母帮助孩子释放了一些恐惧之后,就可以帮助他对事件进行反思,以使他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该事件。那时,他也很可能接受父母对该事件的看法。一旦孩子在情绪和身体上有一定的控制力,那么他也就可以发展认知上的掌控力。现在,孩子已经做好准备重新开始他的日常生活了。能够给他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的可预测的日常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主要的依恋对象持续保持亲密关系,对于孩子的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了解何时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孩子什么时候做好准备重返学校和在其他家庭之外的地方进行体验,家长需要灵活应对。她需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面对日常的挑战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对这个过程要有耐心,并认可“慢即是快”的道理。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那种因为突发事件产生的恐惧感恐怕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在过去的10~15年里,以创伤为主要关注点的心理治疗方法得到发展,这些疗法有效地解决了某一事件对成人和儿童所造成的心理创伤。这些治疗方法很可能对那些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更有效。我还认为,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参与治疗,但前提是他们能够和治疗保持一致,并在心理上陪伴和支持孩子。父母和治疗师单独会几次面也可能会很有帮助,他们可以一起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来消除突发事件给孩子带来的恐惧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