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碳汇法律保障制度研究

封面

作者:颜士鹏

页数:178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426578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探讨的问题有:府际合作治理作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全新范式之理论证成、规范分析与实践样本探讨;继而分析宪法、行政法和环境法如何为区域大气污染府际合作治理提供正当性基础,阐释区域大气污染府际合作治理的基本原理,探究如何以既有制度资源为基础构建完备的区域大气污染府际合作治理制度体系;本书的很后两章从程序制度的视角探讨区域大气污染府际合作治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区域大气污染府际合作治理的纠纷解决之道。

作者简介

颜士鹏,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认证讲师,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房地产法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出版《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的发展》专著一部,合著两部,在《法学评论》、《法商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从法学的视角基于减缓气候变化中增加碳汇这一维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森林碳汇随着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而逐渐进入学者和公众的视野。本书并未完全完全拘泥于京都框架下的森林碳汇法律机制,而是更多的从后京都时期的REDD 森林碳汇法律机制出发,提出了“非京都规则”森林碳汇法律保障制度构建的四个方向:基于造林、再造林的森林碳汇法律制度;基于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的森林碳汇法律制度;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森林碳汇法律制度;基于经济激励的森林碳汇法律制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的基本问题界定
一、气候变化:概念、归因及影响
(一)何谓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化的归因
(三)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
(四)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二、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机制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机制
三、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之辩证关系
(一)碳汇与森林碳汇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森林碳汇与减缓气候变化
(四)中国实施森林碳汇减排的森林资源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应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国际法律机制的演进
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的发展历程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通过及生效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历次缔约方会议
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吸收汇”措施的确立
(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吸收汇”的主要内容
(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吸收汇”内容的评析
三、京都规则框架下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碳汇机制
(一)《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
(二)《京都议定书》中森林碳汇减排的基本框架
(三)《波恩政治协议》等确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规则
(四)京都规则框架下”造林、再造林“森林碳汇”机制评析
四、后京都时代的REDD+森林碳汇机制
(一)《巴厘路线图》与REDD机制的确立
(二)《哥本哈根协议》与REDD+机制的确立
(三)《坎昆协议》与REDD+机制资金框架
(四)《巴黎协定》与REDD+机制的新发展
(五)REDD+森林碳汇机制评析
五、森林碳汇国际法律机制的发展趋势
(一)森林碳汇减排的法律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REDD+机制将成为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减排的主要机制
(三)森林碳汇将是发展中国家自主贡献履约的重要方式
(四)森林减缓与适应的综合和可持续森林管理机制地位将
得到加强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森林碳汇政策与法律的实然检视
第四章 我国碳交易与森林碳汇项目的实践
第五章 我国森林碳汇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
结语:森林碳汇视角下我国《森林法》的修改方向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碳汇法律保障制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