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戴庆辉
页数:42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15818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是在精品教材《优选制造系统》的基础上修订的,以“制造概论-制造系统-制造模式-制造技术”为框架来介绍当代制造业的新系统、新模式和新技术,力图融技术与管理为一体,提供“制造学”的架构。全书分为5篇18章,依次介绍了制造业的概念和发展;优选制造系统、优选制造模式和优选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产品、客户、企业、产业、技术和系统的6个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系统的组成、性能、决策、建模、设计和运行6项基本原理;22种优选制造模式的发展、原理与应用;17项优选设计技术;9类制造系统的典型装备;16项优选制造工艺技术;电子制造,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物联网,云制造,大数据,预测制造,赛博物理系统,工业互联网,工业40,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共享制造。 本书可作为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工程、物流工程等与制造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于辛勤工作在制造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与管理骨干来说,本书是一本领略当代制造学科全貌的超值读物。
作者简介
戴庆辉,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大学教学督导组长,工业工程专业创始人、学科带头人,国家特色专业带头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理事,中国高等学校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委员会理事,河北省重点学科评估专家,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先进设计、先进制造、工业工程和创新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研究生10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7项,获国家级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得河北省“三育人”标兵、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精品教材《先进制造系统》的基础上修订的,以“制造概论-制造系统-制造模式-制造技术”为框架来介绍当代制造业的新系统、新模式和新技术,力图融技术与管理为一体,提供“制造学”的架构。全书分为5篇18章,依次介绍了制造业的概念和发展;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模式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产品、客户、企业、产业、技术和系统的6个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系统的组成、性能、决策、建模、设计和运行6项基本原理;22种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原理与应用;17项先进设计技术;9类制造系统的典型装备;16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电子制造,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物联网,云制造,大数据,预测制造,赛博物理系统,工业互联网,工业40,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共享制造。
本书可作为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工程、物流工程等与制造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于辛勤工作在制造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与管理骨干来说,本书是一本领略当代制造学科全貌的超值读物。
目录
前言
第1篇制 造 概 论
第1章制造业2
1.1制造与制造业的概念最2
1.1.1制造的内涵及辨析2
1.1.2制造业的行业类别4
1.1.3制造业的产品类型5
1.2世界制造业的发展6
1.2.1制造业的发展6
1.2.2制造业的作用9
1.2.3世界工厂的迁移9
1.3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最11
1.3.1机遇与挑战11
1.3.2优势与劣势12
1.3.3目标与路径14
1.3.4任务与对策17
复习思考题18
第2章先进制造19
2.1制造的系统、模式和技术最19
2.1.1系统的定义与特性19
2.1.2制造系统的定义与演化最20
2.1.3制造模式的定义与演化最21
2.1.4制造技术的定义与演化最24
2.2制造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25
2.2.1制造学的内涵25
2.2.2制造学的外延27
2.2.3制造工程的结构最27
2.3先进制造的概念最29
2.3.1先进制造系统的概念29
2.3.2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32
2.3.3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35
复习思考题37
第3章生命周期理论38
3.1产品与客户的生命周期最38
3.1.1产品生命周期最38
3.1.2客户生命周期42
3.2企业与产业的生命周期44
3.2.1企业生命周期44
3.2.2制造业生命周期48
3.3技术与系统的生命周期最49
3.3.1技术生命周期最49
3.3.2系统与制造系统生命周期52
3.4产品生命周期管理54
3.4.1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原理最54
3.4.2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58
复习思考题60第2篇制 造 系 统
第4章制造系统的组成与性能62
4.1制造系统的组成原理最62
4.1.1制造系统的基本要素62
4.1.2制造系统的结构组成63
4.1.3制造系统的过程组成65
4.2制造系统的性能原理最68
4.2.1制造系统的基本特性68
4.2.2制造系统的性能指标68
4.2.3制造系统的指标关系最70
4.3集成制造系统71
4.3.1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71
4.3.2集成制造系统的原理最71
4.3.3集成制造系统的应用74
复习思考题75
先进制造系统第2版
目录第5章制造系统的建模与决策76
5.1制造系统的建模原理76
5.1.1模型的概念与类型76
5.1.2制造系统的模型分类最77
5.1.3制造系统建模的目的与方法79
5.1.4Petri网的原理80
5.2制造系统的决策原理最82
5.2.1制造系统的决策模型最82
5.2.2环境与生态文明83
5.2.3质量与质量管理84
5.2.4服务与客户满意度87
5.2.5时间与生产率89
5.2.6成本与经济性90
复习思考题93
第6章制造系统的设计与运行94
6.1制造系统的设计原理最94
6.1.1制造系统设计的过程和类型最94
6.1.2制造系统设计的方法97
6.2制造系统的运行原理100
6.2.1运行功能100
6.2.2生产计划101
6.2.3生产控制103
6.2.4演进路径最106
复习思考题108第3篇制 造 模 式
第7章人性化制造模式110
7.1绿色制造最111
7.1.1绿色制造与绿色产品111
7.1.2绿色制造的原理最115
7.1.3清洁生产118
7.1.4绿色再制造120
7.1.5低碳制造124
7.1.6生态工业园127
7.2服务型制造131
7.2.1服务型制造的发展131
7.2.2服务型制造的原理最131
7.2.3服务型制造的应用135
7.3大量定制136
7.3.1大量定制的发展136
7.3.2大量定制的原理最137
7.3.3大量定制的应用140
复习思考题141
第8章效益化制造模式143
8.1敏捷制造143
8.1.1敏捷制造的发展143
8.1.2敏捷制造的原理最144
8.1.3敏捷制造的应用145
8.2协同制造146
8.2.1协同制造的发展146
8.2.2协同制造的原理最146
8.2.3协同制造的应用154
8.3精益生产最155
8.3.1精益生产的发展155
8.3.2精益生产的原理最155
8.3.3精益生产的应用163
8.4六西格玛164
8.4.16σ的发展164
8.4.26σ的原理164
8.4.36σ的应用171
8.4.4精益六西格玛173
复习思考题175
第9章智能化制造模式177
9.1数字化制造177
9.1.1数字化制造的原理最178
9.1.2数字化制造的应用179
9.2虚拟制造181
9.2.1虚拟制造的原理最181
9.2.2虚拟制造的应用183
9.3网络化制造184
9.3.1网络化制造的原理最184
9.3.2网络化制造的应用185
9.4智能制造最186
9.4.1智能制造的原理最186
9.4.2智能制造的应用192
9.4.3广义智能制造193
复习思考题197第4篇主 体 技 术
第10章先进设计技术200
10.1先进设计技术基础200
10.1.1先进设计技术概述200
10.1.2CAX与DFX201
10.2绿色设计最202
10.2.1绿色设计的内涵最202
10.2.2绿色选材204
10.2.3面向回收设计205
10.2.4面向拆卸设计207
10.3保质设计209
10.3.1保质设计概述209
10.3.2质量功能展开最210
10.3.3六西格玛设计212
10.3.4保质设计的应用213
10.4快速设计213
10.4.1模块化设计最214
10.4.2可重构设计220
10.4.3云设计221
复习思考题224
第11章先进制造装备226
11.1数控机床最227
11.1.1数控机床的原理与特点227
11.1.2数控加工原理与编程最231
11.2加工中心235
11.2.1加工中心概述235
11.2.2五轴联动机床236
11.2.3并联机床239
11.3智能机床241
11.3.1智能机床的原理最241
11.3.2智能机床的应用242
11.4工业机器人245
11.4.1工业机器人的原理245
11.4.2工业机器人的应用248
11.5自动导引车249
11.5.1自动导引车的原理最249
11.5.2自动导引车的应用253
11.6质量检测设备253
11.6.1自动检测与监控技术253
11.6.2坐标测量机255
11.7装配线及其平衡257
11.7.1装配线的原理与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