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转型与在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封面

作者:张涛甫

页数:275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91446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理论探索和思考的系列成果,力求在热火朝天的传播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表象背后的逻辑机理,以智性和理性解读热闹表象背后的确定性和规律。本书内容包括四个版块:传播格局转型与政治沟通;舆论治理与风险沟通;传媒转型考察;新闻传播理论反思。本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旨趣。

作者简介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新媒体中心主任,《新闻大学》主编,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有《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纪实与虚构》、《表达与引导》、《大时代的旁白》、《中国梦的文化解析》等多部著作。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科项目等十余项,获国家级数学成果奖、省部级哲学社科成果奖、上海市新闻奖多项。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环球时报》、《南方都市报》、《解放日报》、《北京日报》、《文汇报》、《新京报》、《中国教育报》、澎湃新闻、上观新闻、凤凰网等媒体发表专栏时评、随笔数百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理论探索和思考的系列成果,力求在热火朝天的传播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表象背后的逻辑机理,以智性和理性解读热闹表象背后的确定性和规律。本书内容包括四个版块:传播格局转型与政治沟通;舆论治理与风险沟通;传媒转型考察;新闻传播理论反思。本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旨趣。

目录

辑 传播格局转型与政治沟通

传播格局转型与新宣传

新传播技术革命与网络空间结构再平衡

新媒体语境下大众政治勃兴与协商民主建设

传播正面、真实国家形象的高端平台

——2003~2009年记者招待会解读

做得好,也要说得好

——台湾“大选”的政治传播分析

政治沟通的制度调适

——基于“澎湃新闻”“上海发布”“上海网信办”的考量

社会运动中的媒体行动者

——以缅甸媒体的事件报道为例

“窃.听门”背后的媒介政治

试论韩国媒体与政治的关系

“天下观”对“世界观”的反拨

——上海世博会的议程变革

第二辑 舆论治理与风险沟通

再论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风险

舆论“流动性过剩”的风险考量及其化解之道

中国舆论治理的三维框架

寻求对话:在舆论研究的特殊性与普适性之间

纠偏:舆论场的结构性再平衡

——兼论两种舆论引导偏向

寻找社会治理与舆论治理的最佳切口

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的行动特征

——基于对其行动空间多重不确定性的分析

美国风险沟通研究:学术沿革、核心命题及其关键因素

第三辑 传媒转型考察

新一轮传媒改革时代的开启

——“澎湃”新媒体解读

新闻转场与表达空间之变

——以柴静为例

下好一盘媒体战略转型的大棋

——以上海报业集团媒体融合为例

央视改革:“新闻立台”再起步

第四辑 新闻传播学理论反思

影响的焦虑

——关于中国传播学主体性的思考

新闻传播理论的结构性贫困

社会科学:传播学合法性得于此,也失于此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转型与在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