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艺术自律性研究/文艺美学研究丛书(第3辑)

封面

作者:韩清玉著

页数:33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111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是从西方后现代美学的建构危机和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困境出发,以现代美学的重要命题——艺术自律为研究对象,探析这一命题的理论演进逻辑,认为其在现代美学中呈现为审美经验论、形式论、价值论和社会学四大维度,这四个层面在康德审美自律思想中即已涵括。艺术自律观念在后现代美学中遭到批判,暴露出自身的理论限度,但是其作为审美标准仍具有合法性,可为后现代理论和当代中国的理论建构提供视角。特别是以此为基础建构艺术自律命题的立体式含义,并以自律/他律为视角对中国文艺美学资源的再审视,不再比附为西方话语的古典-现代-后现代模式,而从艺术活动自身规律出发考察中国审美理论的发展脉络,突出了美学研究的本土化色彩和问题意识。

作者简介

韩清玉,山东梁山人,文学博士,现为安徽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文学院,并于2014年起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西方美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文学评论》《哲学动态》《韩中言语文化研究》(韩国KSCI)《国际与地区》(韩国)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现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0批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8批面上资助项目(一等资助)、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科课题。2013年入选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第三批),曾获第五届安徽省文联文艺评论奖、安徽省社科联“三项课题”优秀成果奖等。主要学术兼职有安徽省美学学会(AAS)常务理事、国际美学协会(IAA)会员、韩国融合人文学会外籍编委等。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是从西方后现代美学的建构危机和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困境出发,以现代美学的重要命题——艺术自律为研究对象,探析这一命题的理论演进逻辑,认为其在现代美学中呈现为审美经验论、形式论、价值论和社会学四大维度,这四个层面在康德审美自律思想中即已涵括。艺术自律观念在后现代美学中遭到批判,暴露出自身的理论限度,但是其作为审美标准仍具有合法性,可为后现代理论和当代中国的理论建构提供视角。特别是以此为基础建构艺术自律命题的立体式含义,并以自律/他律为视角对中国文艺美学资源的再审视,不再比附为西方话语的古典-现代-后现代模式,而从艺术活动自身规律出发考察中国审美理论的发展脉络,突出了美学研究的本土化色彩和问题意识。

目录


序二
绪论
第一章 艺术自律思想的文化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艺术自律:命题与思想
第二节 文艺复兴:艺术自律思想的文化背景
第三节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艺术自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
第一节 康德美学的主体性
第二节 康德审美自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审美自律性与艺术自律性的关系
第三章 近代美学艺术自律观念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席勒的艺术自律思想
第二节 汉斯立克的音乐自律观念
第三节 唯美主义的艺术自律观念
第四章 艺术自律性的审美经验维度
第一节 直觉与表现
第二节 距离与孤立
第三节 移情与抽象
第五章 艺术自律性的文学形式论维度
第一节 文学自律与语言学转向
第二节 文学性与内部研究
第三节 文学自律性的批评实践
第四节 本体阐释与文学世界
第六章 艺术自律性的价值论维度
第一节 从法兰克福学派看艺术自律性的价值论维度
第二节 布莱希特美学中的自律与他律
第三节 以自律/他律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美学观的再认识
第四节 自律与他律辩证法的批评践行
第七章 艺术自律性的社会学维度
第一节 合理化与价值分化
第二节 艺术法则与文学场
第三节 艺术界与艺术体制
第八章 艺术批评史中的艺术自律性问题
第一节 形式主义绘画批评的自律性逻辑
第二节 先锋派与艺术自律性:格林伯格与比格尔之比较
第三节 艺术自律的终结与变容:分析美学论美与艺术的关系
第九章 艺术自律性的中国话语
第一节 艺术自律观念的古典形态
第二节 艺术自律观念的现代形态
第三节 艺术自律观念的当代形态
结语
引用文献
索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艺术自律性研究/文艺美学研究丛书(第3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