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江生态经济带襄阳沿江发展规划研究(2018-2035年)

封面

作者:王昌林高国力等著

页数:34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108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研究立足推动“多规合一”规划理念和要求,带动更多地方开展“多规合一”规划,围绕汉江经济带的发展,对汉江生态经济带核心部分襄阳段进行研究。该研究探索了一条将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融合的规划新模式,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空间的管控和资源的配置能力。规划在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兼顾产业发展、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经济社会各方面,既有宏观的布局和思路,也有可落地的路径和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王昌林,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兼任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创新战略与政策等领域研究,先后主持开展50余项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多次荣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在《求是》《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70多篇,著有《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成果》《中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书籍。近年来,围绕“双创”开展系列研究,2015一2017年连续三年指导编写《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是我国最早研究“双创”理论的知名专家之一。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论初探,合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 2、我国重大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 3、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0—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 4、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合著,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 5、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独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本书特色

本研究立足推动“多规合一”规划理念和要求,带动更多地方开展“多规合一”规划,围绕汉江经济带的发展,对汉江生态经济带核心部分襄阳段进行研究。该研究探索了一条将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融合的规划新模式,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空间的管控和资源的配置能力。规划在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兼顾产业发展、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经济社会各方面,既有宏观的布局和思路,也有可落地的路径和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总论
第一节 站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起点
第二节 开启“拥江护水”幸福新时代
第三节 重塑产城江融合发展新空间
第四节 构建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新格局
第五节 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水利现代化标杆
第六节 建设低碳高效沿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第七节 推动“水润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第八节 培育壮大绿色智能高效现代产业体系
第九节 精心打造休闲古城沿江文旅廊道
第十节 创新沿江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第十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章 构建产城江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研究
第一节 空间布局研究的背景与重点
第二节 沿江空间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第三节 沿江空间发展的目标与定位
第四节 沿江乡镇(街道)总体空间统筹研究
第五节 沿江五公里重点区域功能布局指引
第六节 保障措施
第二章 沿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第一节 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二节 总体思路与目标
第三节 重点任务
第三章 沿江水利发展规划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总体思路与战略
第三节 重大战略对策与关键技术
第四章 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形势要求
第三节 发展思路
第四节 大力打造汉江航运中心
第五节 建设沿江景观公路体系
第六节 完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
第七节 提升现代运输服务水平
第八节 政策保障措施
第五章 沿江城镇化建设研究
第一节 沿江城镇化建设基础背景
第二节 沿江城镇化建设总体思路
第三节 沿江城镇化建设目标
第四节 沿江城镇化空间布局思路
第五节 沿江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第六节 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小城镇
第七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八节 沿江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第九节 沿江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沿江产业发展研究
第一节 襄阳沿江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节 襄阳沿江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江生态经济带襄阳沿江发展规划研究(2018-2035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2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