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勃
页数:368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17085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因为历史中有永恒的人性,无论生活在哪个朝代的人,在一桩桩推动社会的历史事件中,都呈现出那些能改变自身和他人甚至国家命运的人性。所以读历史,知人性。喜欢读历史的人,拥有把自己沉入当时历史环境,体悟当时的人想法的能力,等等。你对时下的很多热门话题会有更加清晰客观全面冷静的态度,而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你解读文本的能力会让你看到和别人不太一样的世界,你会发现有很多视角和维度。本书是作家刘勃为《读库》等杂志撰写的历史随笔专栏结集而成,每篇都具有高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从东西方各种不寻常的历史事件中,解读人性,探讨命运,谈讲掌故,纵横比较。作者文字风趣,有温度,亦有态度,有人情冷暖,也有深度剖析,往大了说,每篇都有成为专题史的功力,往小了说,成功地把枯躁的历史文化变为贴近读者的有趣段子。妙趣横生,又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简介
70后学者。历史文化随笔散见于《南方周末》《读库》《国家人文历史》《中堂闲话》。著有《小话西游》《失败者的春秋》《战国歧途》《战国五大公知》《晋史笔记》(待出)等。
本书特色
本书是青年学者刘勃的历史随笔集,文章大多曾发表于《国家人文历史》和《读库》,深受读者喜爱。
“不是东西”,是对文化决定论的调侃。不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都根植于非常具体的历史事实,迷恋传统或狂信西方,都是腾腾虚火,本书是泼过去的一瓢冷水。
不管古今中外,历史故事,文化掌故,皆信手拈来,风吹哪页读哪页。把浩大的历史打散,从边边角角细枝末节中,探寻人性的复杂与幽微。通过对比同一时间线不同环境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分析因果,解读命运。当人心不明、前途不清的时候,历史这块石头,摸着过河,或过不了河,摸一摸也是温润如玉。
本书的缺陷是缺乏真正的深度,不过好在有些深度也没有必要。
目录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
四大名著的遴选标准
四大名著中的米与面之战
三国故事的两个传统——说说《三国演义》
水边的天问——说说《水浒传》
女儿国的立国之道
梁山的招安之路
关羽为什么要读《春秋》?
蒋王庙是谁的庙
晚清公案小说及其他
【磨洗前朝】
文明,以及“四大文明古国”
读《魏其武安侯列传》——少年汉武帝的成长史
汉武帝的烧钱与赚钱
把党争进行到底——王安石变法之后
影帝乾隆的南下之旅
天潢贵胄的使用价值——宗室命运的三千年变迁
君王的女儿嫁给谁?
科举应该考什么?
壁画上的远古——《天问》
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诞生
李时珍是明朝人
【牖中窥海】
被美化或被丑化的雅典
从史诗《伊利亚特》到电影《特洛伊》
恐慌中的神明——聊聊北欧神话
《罗兰战歌》与《杨家将》
莎士比亚与《李尔王》
温和派是怎么被极端派搞死的——谈谈2016版《宾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