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学数学-(微积分)

封面

作者:孙德红、石莲英、曾健民

页数:31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25318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书后附有习题答案和常用积分公式。本书重在应用,在保证逻辑性、连贯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用实际问题引出相关概念和知识要点,由浅入深,逐渐展开,用典型例子使学生加深对知识要点及如何运用已学知识的理解。减少理论论证,做到基本定理直观化,基本运算公式化、模式化,注重基本运算的训练,使老师易教,学生易掌握。
本书适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积分课程的教材。

作者简介

曾健民,男,1968年8月参加工作,单位,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授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检索》《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先后在《泉州师院学报》《计算机科学》《航空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教材4部,分别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导》《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指导》;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5部,为《大学数学》上下册及学习指导和《信息检索实用教程》
孙德红,女,1983年1月出生,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副教授,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硕士研究生。2009年8月参加工作。发表学术论文7篇;出版教材《大学数学》、《大学数学学习指导》、《信息检索技术实用教程》等5本;主持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1项;参与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建设;参与闽南理工学院电商物流产业专业群建设;主持闽南理工学院教改项目1项。
石莲英,女,1986年月7月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市,中共党员,讲师。2008年6月毕业于闽江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并与2017年6月,获得华侨大学工程硕士学位,曾被评为我校“优秀党员”。2008年就职于闽南理工学院,

本书特色

《大学数学(微积分)》重在应用,本着基础教学为专业服务及注重应用、培养能力的原则,根据微积分的基本知识逻辑,以知识介绍为重点,叙述上力求简明、通俗,又不失科学性;同时,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生的数学素质,降低理论的难度,加大实际应用与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录

目录
第1章函数、极限与连续
1.1函数
1.1.1集合初步
1.1.2函数的概念
1.1.3函数的几种特性
1.1.4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1.1.5初等函数
习题11
1.2极限的概念
1.2.1数列的极限
1.2.2函数的极限
1.2.3关于极限概念的几点说明
习题12
1.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1.3.1无穷小量
1.3.2无穷大量
1.3.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1.3.4无穷小量的阶
习题13
1.4极限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1.4.1极限的性质
1.4.2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习题14
1.5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
1.5.1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
1.5.2两个重要极限
习题15
1.6函数的连续性
1.6.1函数连续性的概念
1.6.2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1.6.3函数的间断点
1.6.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习题16
最1.7常用的经济函数
1.7.1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
1.7.2总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及利润函数
习题17
第2章一元函数微分学
2.1导数的概念
2.1.1函数的变化率
2.1.2导数的定义
2.1.3导数的几何意义
2.1.4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习题21
2.2导数的计算
2.2.1用导数的定义求导
2.2.2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2.3反函数求导法则
2.2.4复合函数的导数
2.2.5隐函数的导数
最2.2.6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2.2.7高阶导数
习题22
2.3微分
2.3.1微分的概念
2.3.2微分的几何意义
2.3.3微分的计算
2.3.4微分的应用
习题23
2.4中值定理
2.4.1罗尔(Rolle)定理
2.4.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最2.4.3柯西(Cauchy)中值定理
习题24
2.5洛必达法则
2.5.100型未定式
2.5.2∞∞型未定式
2.5.3其他待定型
习题25
2.6函数单调性与极值
2.6.1函数的单调性
2.6.2函数的极值
2.6.3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习题26
2.7曲线的凹凸性与函数的图像
2.7.1曲线的凹凸性
2.7.2曲线的拐点
2.7.3曲线的渐近线
2.7.4函数的作图
习题27
2.8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2.8.1边际与边际分析
2.8.2弹性分析
习题28
最2.9曲率
2.9.1弧微分
2.9.2曲率及其计算公式
2.9.3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最习题29

第3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3.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3.1.1不定积分的定义
3.1.2基本积分表
3.1.3不定积分的性质
习题31
3.2换元积分法
3.2.1第一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3.2.2第二换元积分法
3.2.3补充公式
习题32
3.3分部积分法
习题33
最3.4有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3.4.1有理函数的积分
3.4.2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习题34
3.5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3.5.1引例
3.5.2定积分的概念
3.5.3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3.5.4定积分的性质
习题35
3.6微积分基本公式
3.6.1变上限的定积分
3.6.2微积分基本定理
习题36
3.7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7.1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3.7.2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习题37
3.8反常积分
3.8.1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第一3.8.2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习题38
3.9定积分在几何学及经济学上的应用
3.9.1元素法
3.9.2定积分的几何应用
3.9.3经济应用问题举例
习题39
3.10定积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
3.10.1变力沿直线所做的功
第一3.10.2水压力
3.10.3引力
习题310
第4章微分方程
4.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4.1.1两个实例
4.1.2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习题41
4.2一阶微分方程
4.2.1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最4.2.2齐次方程
4.2.3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最4.2.4一阶微分方程应用举例
习题42
4.3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4.3.1右端仅含自变量x的方程
4.3.2右端不显含未知函数y的方程
最4.3.3右端不显含自变量x的方程
习题43
4.4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4.4.1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
4.4.2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习题44
第5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5.1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5.1.1向量的概念
5.1.2向量的线性运算
5.1.3空间直角坐标系
5.1.4利用坐标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
5.1.5向量的模、方向角与投影
习题51
5.2数量积和向量积
5.2.1两向量的数量积
5.2.2两向量的向量积
习题52
5.3曲面及其方程
5.3.1曲面方程的概念
5.3.2旋转曲面
5.3.3柱面
5.3.4二次曲面
习题53
5.4空间曲线及其方程
5.4.1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5.4.2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5.4.3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习题54
5.5平面及其方程
5.5.1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5.5.2平面的一般方程
5.5.3两平面的夹角
习题55
5.6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5.6.1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5.6.2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5.6.3两直线的夹角
5.6.4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习题56
第6章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6.1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6.1.1多元函数的概念
6.1.2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习题61
6.2偏导数和全微分
6.2.1偏导数
6.2.2全微分
习题62
6.3多元复合函数与隐函数的微分法
6.3.1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6.3.2隐函数的微分法
习题63
6.4偏导数的应用
6.4.1几何应用
6.4.2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最6.4.3偏导数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偏边际与偏弹性
习题64
第7章多元函数积分学
7.1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7.1.1二重积分的概念
7.1.2二重积分的性质
习题71
7.2二重积分的计算
7.2.1利用直角坐标计算二重积分
7.2.2利用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
习题72
最7.3三重积分
7.3.1三重积分的概念
7.3.2三重积分的计算
习题73
最7.4对弧长的曲线积分
7.4.1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7.4.2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计算法
习题74
最7.5对坐标的曲线积分
7.5.1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7.5.2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计算
7.5.3两类曲线积分之间的联系
习题75
最7.6格林公式及其应用
7.6.1格林公式
7.6.2平面上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及二元函数的
全微分求积
习题76
第8章无穷级数
8.1常数项无穷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8.1.1无穷级数的概念
8.1.2数项级数的性质
习题81
8.2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
8.2.1正项级数的审敛法
8.2.2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
8.2.3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
习题82
8.3幂级数
8.3.1函数项级数的概念
8.3.2幂级数的审敛准则
8.3.3幂级数的性质
习题83
8.4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8.4.1泰勒公式
8.4.2泰勒级数
8.4.3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习题84
参考文献
附录A习题答案
附录B常用积分公式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学数学-(微积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6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