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花子
页数:387页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60662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韩日三方史料,特别是有关的地理志、地图、踏查记及勘界谈判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和取长补短,用动态的方法,对清代中朝边界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中朝边界史的难点、疑点问题有所突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李花子克服重重困难,行走原始森林,在长白山进行了十余次实地踏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该书的撰写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和实践基础。
作者简介
李花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中朝、中韩关系史、边界史研究,已出版专著《清朝与朝鲜关系史——以越境交涉为中心》、《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并在韩国出版这两本专著的韩文译著:《朝清国境问题研究》(首尔集文堂2008年)、《韩中国境史研究》她还在中韩两国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本书特色
该书在中韩日学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韩日三方史料,特别是有关的地理志、地图、踏查记及勘界谈判资料等,对清代中朝边界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中朝边界史的难点、疑点问题有所突破,从而复原了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定界时所确定的中朝边界线;结合实地踏查成果,纠正了自光绪勘界以来,认为黑石沟与松花江上流相连的错误认识,追根溯源驳斥日韩学者所谓的土门、豆满二江说;对光绪十一年、十三年两次勘界进行重新评价;对日本挑起“间岛问题”以后所进行的实地踏查和文献研究,以及制定“间岛问题”谈判策略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还对中朝两国进行的“间岛问题”和东三省“五案”的谈判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和客观评价等。
目录
第一编 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定界研究
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
一、通过《北征录》《白头山记》看立碑处
二、通过《白山图》《通文馆志》等看立碑处
三、《同文汇考》记载的碑以东的堆栅
四、小白山地理形势分析
五、小结
试析穆克登立碑的性质
一、中韩两国学者的不同观点
二、穆克登奉旨查边及朝鲜接伴使的使命
三、朝鲜得地的范围
四、穆克登定界的意义和影响
五、小结
图们江上游边界走向考
一、连接图们江发源地的堆栅的走向
二、图们江发源地及设栅的水源
三、通过朝鲜古地图看图们江水源和堆栅
四、穆克登定界的考虑因素及其影响
五、小结
第二编 中朝边界史的若干疑点探研
中朝边界的历史遗迹——黑石沟土石堆考
一、通过穆克登定界的第一手资料看黑石沟
二、光绪十一年、十三年两次勘界与黑石沟
三、黑石沟及土石堆的长度
四、小结
图们江正源考
一、穆克登确定的图们江正源
二、光绪勘界时围绕图们江正源的争论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从地理学上确定江源的因素看图们江正源
四、小结
光绪十一年、十三年勘界的再评析
一、光绪十一年勘界的总署奏议及中朝双方不同的勘界结果
一光绪十三年复勘的总署奏议及中朝双方不同的划界主张
三、双方围绕树立“十字碑”的交涉
……
第三编 “间岛问题”研究
第四编 长白山踏查记
参考文献
索引
图目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