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玉红,牛俊义,郭丽琢等
页数:433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16414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了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岗位团队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胡麻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土壤微生态、胡麻营养生理、水分生理、光合生理、逆境生理和碳氮代谢等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水分运筹、养分管理、覆盖耕作、水肥及密度间的互作、间作套种、轮作倒茬、杂草生态位及化感作用等对胡麻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解析了产量低而不稳的生态学和生理学原因,研制并优化了旱薄地和灌溉农田胡麻高产稳产、节本增效和提质环保的栽培技术体系。
作者简介
高玉红,1978年9月生,甘肃民勤人,博士,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家农业部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甘肃农业大学伏羲杰出人才。主要从事作物提质增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抗旱性调控机制及养分管理高效施肥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完成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6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3项,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农业大学校级奖2项。育成旱地春小麦新品种4个,制定地方技术标准7项,申报发明专利3项。主编《旱地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理论与技术》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本书特色
本书综合了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岗位团队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胡麻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土壤微生态、胡麻营养生理、水分生理、光合生理、逆境生理和碳氮代谢等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水分运筹、养分管理、覆盖耕作、水肥及密度间的互作、间作套种、轮作倒茬、杂草生态位及化感作用等对胡麻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解析了产量低而不稳的生态学和生理学原因,研制并优化了旱薄地和灌溉农田胡麻高产稳产、节本增效和提质环保的栽培技术体系。
目录
第一节胡麻生产概况()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胡麻高产密植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密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第二节不同氮肥和密度下胡麻生理指标特征()
第三节不同施肥量和密度下胡麻养分积累运转()
第四节施氮增密对胡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第四章胡麻高产施肥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胡麻氮、磷、钾营养规律()
第二节胡麻碳氮代谢特征()
第三节氮对土壤水热状况及胡麻产质量的影响()
第四节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状况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第五节氮磷配施对旱地胡麻水肥利用及产量的调控()
第六节有机肥化肥配施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第七节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胡麻生长及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胡麻高产灌水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灌水对胡麻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的调控效应()
第二节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胡麻干物质积累规律的调控效应()
第三节灌水对胡麻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水肥耦合对胡麻养分积累规律的影响()
第五节水氮运筹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六节灌水、施肥对不同胡麻品种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第七节水氮对胡麻产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八节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胡麻高产抗倒伏机理与防控途径()
第一节不同品种胡麻茎秆抗倒伏性能的研究()
第二节水氮对胡麻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第三节种植密度对胡麻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
第四节基因型及种植密度对胡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第五节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胡麻粮豆间作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胡麻/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种间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水氮对胡麻/大豆带田产量的影响()
第三节不同密度和带型对胡麻/大豆带田产量的影响()
第四节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对胡麻/玉米带田产量的影响()
第五节不同密度和带型对胡麻/玉米带田产量的影响()
第八章胡麻轮作模式()
第一节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轮作模式的响应()
第二节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第三节不同胡麻轮作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第四节土壤养分、生物化学特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互关系()
第五节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第九章胡麻田杂草群落生态位及其化感作用()
第一节兰州地区胡麻田杂草种类、消长动态及群落生态位研究()
第二节两种优势杂草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研究()
第三节地肤地上部化感物质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研究()
第四节地肤地上部水浸提液化感物质对胡麻盛花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