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跨座式单轨交通规划与设计

封面

作者:张伯熙

页数:218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22321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奋发图强20余载,使中国跨座式单轨交通从规划、设计、建造到装备、施工、运维成套技术体系实现了质的飞跃。设计建造了当今世界上单线运营里程最长(目前开通运营67km)、客流强度最大(高峰108万/日)、列车编组最大(8节)、行车间隔最短(2分30秒)的工程实践。 本书正是在总结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恰与国家提出的构建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相适应、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衔接。本书旨在分析归纳已有的技术成果,展望新技术的发展前沿,共同为中国跨座式单轨技术的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书特色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奋发图强20余载,使中国跨座式单轨交通从规划、设计、建造到装备、施工、运维成套技术体系实现了质的飞跃。设计建造了当今世界上单线运营里程最长(目前开通运营67km)、客流强度最(高峰108万/日)、列车编组最(8节)、行车间隔最短(2分30秒)的工程实践。
本书正是在总结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恰与国家提出的构建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相适应、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衔接。本书旨在分析归纳已有的技术成果,展望新技术的发展前沿,共同为中国跨座式单轨技术的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目录

第一篇 工程发展与规划
第一章 跨座式单轨交通历史回眸
1.1 单轨交通分类
1.2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发展
1.3 中国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与规划
第二章 重庆跨座式单轨技术
2.1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
2.2 率先践行跨座式单轨三限界设计体系
2.3 自主创新跨座式单轨工程核心PC轨道梁系统关键技术
2.4 第一跨座式单轨高架区间综合平台系统
2.5 成功破解跨座式单轨大跨度越江技术难题
2.6 实现多交路、大运量运营模式等创新技术
2.7 技术展望
第三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
3.1 概述
3.2 跨座式单轨车辆
3.3 车辆制式特点
3.4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主要技术特征
第四章 跨座式单轨线路规划
4.1 概述
4.2 单轨线路规划特点
4.3 重庆单轨规划
第五章 跨座式单轨技术与相关专业关联
5.1 概述
5.2 轨道交通共有的相关专业
第二篇 工程设计
第六章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6.1 一般要求
6.2 系统规模
6.3 运行交路
6.4 车站配线
6.5 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3号线的设计案例
第七章 限界
7.1 概述
7.2 主要设计原则
7.3 专业衔接
7.4 方案设计
7.5 技术特点及展望
第八章 线路
8.1 概述
8.2 设计技术要求
8.3 专业衔接
8.4 线路方案设计
8.5 设计方案比选
8.6 技术特点与展望
第九章 车站建筑
9.1 概述
9.2 设计原则
9.3 专业衔接
9.4 设计案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跨座式单轨交通规划与设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6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