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湘西—鄂西地区区域地质概论

封面

作者:彭练红等编著

页数:168页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25454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建立了湘西-鄂西成矿带的地层系统、构造格架、岩浆岩格架, 对各断代的地层发育情况、各构造期内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岩浆岩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 总结和研究了成矿带内重要含矿层位、含矿建造、含矿构造特征并对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此外, 该书提出了湘西-鄂西构造带存在并控制该地区铅锌矿形成的观点。

本书特色

  湘西鄂西地区区域地质概论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湘西—鄂西地区实施完成的新1:5万、1:25万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为基础,总结了湘西—鄂西地区地质构造过程,厘定了区内的大地构造格局,划分出2个一级、7个二级和17个三级构造单元。从几何学(平面、剖面)、运动学、流变学、年代学等方面,全面探讨了湘西鄂西地区滑脱构造特点、构造变形过程等。以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为基础,按4个演化阶段(新太古代—青白口纪、南华纪—志留纪、泥盆纪—中三叠世,晚三叠世—第四纪)划分地层分区,并以新的国际地层表和中国地层表为指南,重新厘定了研究区岩石地层序列。划分了11种成矿沉积建造,总结了各建造的类型、岩性组合、层位、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等。提出了沿扬子陆块陆核区的黄陵地块与神农架地块间存在近南北向的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古构造结合带,加里东及印支—燕山造山事件使其活化,驱动的流体沿古构造薄弱带的迁移是鄂西—湘西铅锌成矿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暗示了该区成矿作用的发生与深部构造关系密切。
  《湘西-鄂西地区区域地质概论》适合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地球科学研究和规划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使用,对该区基础地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章 地层
□□节 新太古代地层
第二节 南华纪-志留纪地层
第三节 泥盆纪-中三叠世地层
第四节 晚三叠世-第四纪地层

第二章 岩浆岩
□□节 岩浆岩的时空分布与构造-岩浆事件序列
第二节 侵入岩及其成因与形成构造环境
第三节 火山岩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第三章 变质岩
□□节 区域变质岩及其变质作用
第二节 动力变质岩
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
第四节 气-液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第五节 混合岩

第四章 构造
□□节 大地构造背景、地质过程及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
第三节 加里东期地质构造特征
第四节 印支期地质构造特征
第五节 中-新生代陆内叠加造山
第六节 地质构造演化
主要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湘西—鄂西地区区域地质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6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