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水生生物栖息地模拟

封面

作者:易雨君,张尚弘

页数:33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306038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河流生态需水的确定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河流生物栖息地的保护是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发展基于栖息地适宜度模型的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对生态需水领域的研究和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书对河流生物栖息地模型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介绍。内容包括河流生态系统及相关基本概念介绍、河道地形数据和生物数据的采集,适宜度指标的建立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以及模型应用的实例。本书对目前栖息地模型方法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为河流生物栖息地模型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本书特色

河流生态需水的确定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河流生物栖息地的保护是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发展基于栖息地适宜度模型的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对生态需水领域的研究和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书对河流生物栖息地模型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介绍。内容包括河流生态系统及相关基本概念介绍、河道地形数据和生物数据的采集,适宜度指标的建立方法,数学模型的建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
1.1.1 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特征
1.1.2 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1.1.3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
1.2 生态水力学
1.2.1 生态水力学发展历程
1.2.2 生态水力学定义及研究方法
1.3 河道内流量增量法
1.3.1 河道内流量增量法的起源
1.3.2 河道内流量增量法的基本理论及框架
1.3.3 IFIM的概念模型
1.4 水生生物栖息地模拟模型
1.4.1 水生生物栖息地模拟模型的研究意义
1.4.2 栖息地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1.4.3 栖息地模拟方法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2.1 水文学方法
2.1.1 7Q10法
2.1.2 Tennant法
2.1.3 RVA法
2.1.4 Texas法
2.1.5 基本流量法
2.1.6 水文学方法的优缺点
2.2 水力学方法
2.2.1 湿周法
2.2.2 R2-Cross法
2.2.3 水力学方法的优缺点
2.3 栖息地模拟方法
2.4 综合分析法
2.4.1 BBM法
2.4.2 整体分析法
2.4.3 ELOHA法
2.4.4 强制流量转换的下游响应法
2.4.5 专家小组评估法
2.4.6 科学小组评估法
2.4.7 综合分析法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3章 河流生态系统相关概念
3.1 河流连续性相关概念
3.1.1 河流连续体概念
3.1.2 河流不连续体概念
3.2 河流生境相关概念
3.2.1 基于分级结构的河流生境分类
3.2.2 斑块动力概念
3.3 水概念
3.4 河床形态与演变规律
3.5 滨河植被
3.5.1 冲积河流的滨河植被
3.5.2 滨河植被在河床演变中的作用
3.5.3 树木年轮地貌学
3.5.4 滨河植被对河流功能的影响
3.6 河流系统各单元的交互作用
3.6.1 群落交错区及连通性
3.6.2 物质的迁移
3.6.3 交界面的过滤器效应
3.6.4 群落分布与水动力之间的关系
3.7 生态应力
3.7.1 概述
3.7.2 自然应力
3.7.3 人类影响
3.7.4 外来物种入侵
3.7.5 中度干扰假说
参考文献
第4章 河流物理栖息地组成
4.1 水文情势
4.2 物理栖息地结构
4.2.1 流速
4.2.2 水深
4.2.3 底质
4.2.4 悬沙浓度
4.2.5 遮蔽物类型
4.2.6 深潭和浅滩
4.3 水温与水质
4.3.1 水温
4.3.2 水质
4.4 无量纲物理量
4.4.1 弗劳德数
4.4.2 雷诺数
4.5 描述水流复杂程度的栖息地特征量
参考文献
第5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
5.1 地形数据
5.2 河流水文数据
5.3 生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5.4 鱼类指示物种筛选及调查
5.4.1 鱼类指示物种筛选
5.4.2 鱼类调査
5.4.3 数据处理和评价
5.4.4 时间尺度
5.4.5 鱼类作为指示物种的优缺点
5.5 大型底栖动物指示物种筛选及调查
5.5.1 底栖动物指示物种选取
5.5.2 底栖动物调査
5.5.3 数据处理
5.5.4 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物种的优缺点
5.6 大型水生植物
5.6.1 水生植物调査
5.6.2 数据处理
5.6.3 水生植物作为指示物种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生境单元的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方法
6.1 基于专家经验的评价方法
6.1.1 适宜度曲线法
6.1.2 模糊逻辑方法
6.2 基于数学统计的评价方法
6.2.1 多元线性回归
6.2.2 主成分分析法
6.2.3 逻辑回归
6.2.4 广义线性模型
6.2.5 广义加和模型
6.2.6 变量选择
6.2.7 岭回归
6.3 基于人工智能的评价方法
6.3.1 人工神经网络
6.3.2 数据驱动的模糊逻辑法
6.3.3 最大熵方法
6.4 其他评价方法
6.5 多物种和群落的统计分析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水环境模型
7.1 模型维度选择
7.2 一维水环境模型
7.2.1 一维恒定流水动力模型控制方程
7.2.2 一维非恒定流水沙模型控制方程
7.3 二维水环境模型
7.3.1 直角坐标系下平面二维水沙模型控制方程
7.3.2 贴体坐标系下平面二维水沙模型控制方程
7.3.3 二维水沙控制方程的修正
7.3.4 模型方程的求解
7.3.5 二维水沙基本方程的离散
7.4 三维水环境模型
7.5 模型的构建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价及修复
8.1 栖息地质量评价的意义
8.1.1 参考条件和目标
8.1.2 结果的解释与运用
8.2 微观生境质量评价方法
8.2.1 基于偏好方程的单元生境质量
8.2.2 基于模糊规则的栖息地单元质量
8.3 整体生境质量评价方法
8.3.1 整体栖息地质量计算
8.3.2 栖息地地图
8.3.3 时间序列分析
8.3.4 栖息地统计分布
8.3.5 空间结构
8.4 中观尺度栖息地模型
8.4.1 MesoHABSIM模型
8.4.2 Me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水生生物栖息地模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6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