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慧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304185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崛起与发展,民俗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旨在阐述与旅游相关的诸多民俗事象,使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交相辉映,加深读者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民俗视角的领悟及对旅游产业应用的理解。 本书以民俗和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内涵开篇,从实用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与旅游相关的诸多民俗事象,包括我国的饮食民俗、茶艺民俗、酒水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信仰民俗等相关内容,着力探讨了各个民俗事象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及开发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例新颖,打破了以往民俗和旅游分而论之的格局,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在版的基础上补充了该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从而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本书适合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课堂讲授,同时也可作为旅游、文化等行业的培训教材,对于从事旅游业的企业家、行业管理人员、旅游文化官员和旅游文化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二版前言版前言课程实训指导第1章 绪论 11.1 民俗与民俗学 21.1.1 民俗 21.1.2 民俗学 61.2 民俗与旅游 81.2.1 旅游及旅游资源 81.2.2 民俗与旅游 81.2.3 民俗旅游及民俗旅游资源 10第2章 中国饮食民俗132.1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132.1.1 中国饮食民俗的产生 142.1.2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142.1.3 中国民间饮食的特点 152.2 中国传统饮食习俗 162.2.1 日常食俗 162.2.2 节日食俗 172.2.3 人生礼仪食俗 192.2.4 宗教信仰食俗 192.2.5 少数民族食俗 202.3 中国烹饪及特色风味 232.3.1 中国八大菜系 232.3.2 地方特色风味 252.3.3 少数民族佳肴 282.4 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 292.4.1 中国饮食文化及其内涵 292.4.2 中国的饮食礼仪及禁忌 302.4.3 饮食民俗与旅游 33第3章 中国茶艺民俗363.1 中国茶俗概述363.1.1 饮茶方式的发明 373.1.2 中国饮茶的历史 373.1.3 民间茶叶的采摘 383.2 茶的类型及特色 393.2.1 绿茶 393.2.2 红茶 403.2.3 白茶 413.2.4 黄茶 413.2.5 黑茶 423.2.6 青茶 433.2.7 花茶 443.3 中国茶艺茶俗463.3.1 茶具艺术 463.3.2 茶饮艺术 473.3.3 茶的礼俗 513.4 少数民族茶俗523.4.1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茶俗 523.4.2 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茶俗 543.5 中国茶文化与旅游 553.5.1 品茶的文化内涵 553.5.2 茶道与茶德 563.5.3 中国茶文化的意蕴 573.5.4 中国茶文化与旅游文化 57第4章 中国酒水民俗614.1 酒的起源与发展 624.1.1 酒的起源624.1.2 酒的发展634.2 酒的种类及代表 644.2.1 黄酒644.2.2 白酒674.2.3 啤酒704.2.4 果酒714.2.5 配制酒724.2.6 乳酒724.3 饮酒习俗724.3.1 民间的饮酒习俗734.3.2 少数民族饮酒习俗754.4 中国酒文化与旅游 784.4.1 中国酒文化鉴赏 784.4.2 酒与旅游 81第5章 中国服饰民俗845.1 服饰民俗概述855.1.1 服饰民俗的构成及体现 855.1.2 服饰民俗的惯制及表现 865.1.3 服饰民俗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885.2 中国服饰民俗的发展 905.2.1 先秦时期 905.2.2 秦汉时期 905.2.3 魏晋南北朝时期 915.2.4 隋唐时期 915.2.5 宋元时期 925.2.6 明清时期 925.2.7 民国时期 93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945.3 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 955.3.1 东北及北部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955.3.2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 975.3.3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 985.3.4 中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 1015.4 服饰民俗与旅游 1035.4.1 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 1035.4.2 服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1045.4.3 开发服饰民俗旅游资源的注意事项 105第6章 中国居住民俗1076.1 居住民俗概述1076.1.1 居住民俗的概念及特征 1086.1.2 居住民俗的影响因素 1086.1.3 我国住室的造型 1096.2 我国的居住习俗 1106.2.1 住房的分布与坐落 1106.2.2 住房的造型和工艺 1116.2.3 居室的建筑和入住 1116.2.4 居住建房和居室的信仰 1136.2.5 居住禁忌 1166.3 我国民居的特色 1166.3.1 汉族民居的特色 1176.3.2 少数民族民居的特色 1226.4 居住民俗的旅游开发 1256.4.1 居住民俗的旅游价值 1256.4.2 居住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1266.4.3 居住民俗的旅游开发 126第7章 中国交通民俗1297.1 交通民俗概述1307.1.1 交通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1307.1.2 交通民俗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1317.1.3 交通与通信民俗 1337.2 我国陆路交通民俗 1337.2.1 陆路交通设施 1337.2.2 陆路交通工具 1367.2.3 陆路交通信仰习俗 1397.3 我国水路交通民俗 1417.3.1 水路交通设施 1417.3.2 水路交通工具 1427.3.3 水路交通信仰 1457.4 交通民俗的旅游应用 1457.4.1 交通民俗与旅游交通 1457.4.2 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 1477.4.3 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147第8章 人生礼仪民俗1508.1 生诞习俗1508.1.1 诞生礼仪1518.1.2 成年礼仪1528.2 婚嫁习俗1538.2.1 传统的婚姻观念1538.2.2 传统婚礼的仪式程序1568.2.3 中国当代婚姻礼俗1578.3 寿庆习俗1618.3.1 祈寿礼俗1618.3.2 寿诞礼俗1628.4 丧葬习俗1648.4.1 报丧礼仪1658.4.2 停尸礼仪1658.4.3 出殡礼仪1668.4.4 丧葬方法1678.4.5 葬后祭祀1698.5 人生礼仪民俗的旅游应用171第9章 中国节日民俗1739.1 节日民俗概述1739.1.1 节日的来源与节日民俗1749.1.2 节日民俗的特征及分类 1749.1.3 关于新兴节日 1769.2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1779.2.1 春节 1779.2.2 元宵节 1799.2.3 二月二和立春 1799.2.4 寒食节和清明节 1809.2.5 端午节 1839.2.6 七夕节和鬼节 1839.2.7 中秋节 1849.2.8 重阳节 1849.2.9 腊八节和冬至 1859.3 少数民族节日及习俗 1859.3.1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及习俗 1859.3.2 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及习俗 1889.4 中国的节日民俗与旅游1949.4.1 节日民俗与旅游的互动关系 1949.4.2 节日民俗旅游的类型 1969.4.3 节日民俗旅游的开发 196第10章 中国游艺民俗 19810.1 游艺民俗概述 19810.1.1 游艺民俗的概念19910.1.2 游艺民俗的范围19910.1.3 我国游艺民俗的特色20010.2 中国民间游艺 20110.2.1 民间口头文学20110.2.2 民间歌舞表演20310.2.3 民间游戏玩耍20410.2.4 民间竞技比赛20510.2.5 民间杂艺表演20710.3 中国民间工艺 20810.3.1 民间美术作品20810.3.2 民间传统雕塑21010.3.3 民间手工织绣21110.3.4 民间玩具艺术品21310.3.5 编织工艺21510.3.6 陶瓷制品21710.4 游艺民俗的旅游开发21810.4.1 游艺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21810.4.2 游艺民俗的特征21810.4.3 游艺民俗的旅游开发21910.4.4 游艺民俗旅游开发的注意事项220第11章 中国信仰民俗 22211.1 信仰民俗概述 22211.1.1 信仰民俗的范围22311.1.2 信仰民俗的特征22411.1.3 民间信仰的原始形态22511.2 信仰民俗中的迷信22911.2.1 占卜类22911.2.2 禁咒类23011.2.3 巫蛊类23111.2.4 祭祀类23211.3 俗神信仰与生活禁忌 23311.3.1 民间俗神信仰23311.3.2 民间生活禁忌23511.4 信仰民俗的旅游开发 23911.4.1 民间信仰成为旅游资源的原因23911.4.2 民间信仰旅游开发的途径24011.4.3 民间信仰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点241第12章 中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24312.1 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4312.1.1 民俗庸俗化24412.1.2 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舞台化24412.1.3 匆忙上马,开发粗糙 24412.1.4 开发重点不突出 24412.1.5 民俗旅游商品雷同化 24412.2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24412.2.1 因地制宜原则 24412.2.2 特色原则 24512.2.3 游客中心原则 24512.2.4 文化原则 24512.2.5 多样性与专题性相结合原则 24512.2.6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24612.2.7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相结合原则 24612.3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24612.3.1 本原式——天然民俗村寨、原生民俗开发 24612.3.2 主题公园式——民俗文化村 24712.3.3 资源凝聚式——民俗博物馆 24912.3.4 节会式——节庆、集会 25112.3.5 物品式——民俗商品 25212.4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25312.4.1 项目(景观)应体现乡土性、古朴性 25312.4.2 开发应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形成整体 25412.4.3 开发应由点到线、面,循序渐进 25412.4.4 针对客源市场,灵活运用开发形式 25412.4.5 按区位,梯次开发 25512.4.6 宣传与开发同步 25512.4.7 正确处理好古今关系 255参考文献257
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