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散文史/中国史略丛刊.第2辑

封面

作者:陈柱

页数:335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68735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快节奏的社会,古老而富有营养的历史文化往往需要择精与浓缩,好读易懂、简明扼要是浓缩的要旨,中国书籍史传馆·中国史略丛刊系列即为此而生。简言之,该系列是当代读者和传统文化之间一座安静而宽阔的沟通之桥。

作者简介

陈柱,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著名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陈柱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

相关资料

名家撰小史 神笔写春秋
——写在前面的话
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谱写出壮丽篇章,对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自上古的唐虞时代,直至清中期的“康乾”盛世,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延绵、传承、创新。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历史上的奇迹,绝非偶然。这不仅深刻反映社会政治和历史文化根源,更重要的是,由于勤劳的华夏子孙不断积极进取以及思想的开放与包容。秉承着特有的“观天下”思想,使其文化内涵极具先进性、开放性、吸收性和宽容性。
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上,卷帙浩繁的史书典籍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我们就已经能看到文明的弥端,简单且不完整的政治制度,粗糙但不乏艺术的工艺制品;商周在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最次大分裂、大动荡时期,虽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但却催生了思想与文化的黄金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激烈交锋,碰撞出先进思想文化的火花,将历史向前推进到封建社会时期。秦的统一在历史主线上是极重要的一环,结束纷争,建立起最个大一统的封建君主制国家以及一系列比较完备的政治制度。两汉在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完备,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之后便是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三国及魏晋南北朝。随之对应出现的是思想与文化的小高峰,也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隋唐,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乐于谈及的一段盛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与对外交流,可谓是历史的最。现在提到唐朝,我们立刻想到的就是“雍容华贵,太平盛世”。之后的元明却是开始了“下坡路上的向前进”,虽然在发展前进,社会经济也很繁荣但却逐渐走向没落。清朝,则更是一段没落、悲痛的历史,是国人不愿提及的伤痛……
粗略梳理一下中国的历史主线,有兴起、有发展、有高潮、有没落……这是无法扭转的历史规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现代文明而言,读史明智就是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得到人生的智慧,实现对现实思考的升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的今天就是从历史中发展而来的,所以要弄清楚事物的来龙和去脉,就必须好好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正是生活在历史之中,忘记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所以,要充分认识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汉班固评价司马迁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纵观目前热播的古装剧和一些书籍,不仅缺乏洞察历史和发现真相的勇气和思想深度,更不具备最基本的敢对权力说真话的批判精神。不仅缺乏司马迁这样的古人思想,更不具备梁启超、严复等“晚清”一代和胡适、陈寅恪等“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启蒙自觉,为真理呐喊的精神。
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史略丛刊》丛书的目的很明确,精选中国近代史上一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大师的经典著作。这些殿堂级大师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惨遭西方列强蹂躏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叶,是西学东进,西方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时代,亦是一个历史激变的时代。他们怀有一个赤子之心,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后世学人表率”之旨,撰写了对当时及后世中国学术发展与演进均产生巨大影响的经典学术著作。我们在这套丛书中,主要以学术领域史学著作为主,包含了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多方面的学科。这些著作有的篇幅不长,言简意赅,但极具可读性。
这套丛书的整理出版,均以民国时期的初版为底本,采用横排简体字排版,以现代汉语标点符号标点。

本书特色

《中国散文史》一书从散文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时间为经,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散文之演化历史。全书共分五编,内容包括: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和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完整勾勒出了中国散文的发展历史。

目录

序第一编 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夏商周秦)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为治化而文学时代之散文(自夏商至春秋)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夏代散文 第三节 殷代散文 第四节 周初散文 第三章 由治化时代而渐变为学术时代之散文(春秋时代)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学术大师孔老之散文 第三节 史传家左丘明之散文 第四章 为学术而文学时代之散文(战国)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阴阳家之散文 第三节 墨家墨子之散文 第四节 儒家孟荀之散文 第五节 道家庄周之散文 第六节 法家韩非之散文 第七节 名家公孙龙子之散文 第八节 杂家之散文 第九节 纵横家苏张之散文 第十节 钟鼎文学家之散文 第五章 反文化时代之散文(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反文学者李斯之散文第二编 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两汉三国)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由学术时代而渐变为文学时代之散文(两汉)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辞赋家之散文 第三节 经世家之散文 第四节 史学家之散文 第五节 经学家之散文 第六节 训诂派之散文 第七节 碑文家之散文 第三章 为文学而文学时代之散文(汉魏之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三曹之散文 第三节 建安七子之散文 第四节 吴蜀之散文第三编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晋及南北朝)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藻丽派之散文 第二节 帖学家之散文 第三节 自然派之散文 第四节 论难派之散文 第五节 写景派之散文第四编 古文极盛时代散文(唐宋)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古文家先锋元结之散文 第二节 古文大家韩柳之散文 第三节 韩门难易两派之散文(附孙樵) 第四节 矫枉派之散文 第五节 艰涩派之散文 第六节 浅易派之散文 第七节 晚唐五代之散文 第八节 宋古文六家之散文 第九节 道学家之散文 第十节 民族主义派之散文第五编 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明清)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明真复古派前后七子之散文 第二节 反七子派之散文 第三节 明独立派之散文 第四节 清代桐城派之散文 第五节 清维新以后之散文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散文史/中国史略丛刊.第2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60598.html